莫言霜学习网 - 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造句

御史的造句

御史造句



1、宋朝开启了台谏合流制度,御史与谏官充分发挥了监察百官的作用。

2、御史的工作单位叫都察院,头头是左、右都御史,副职是左、右副都御史,掌管内外监察,纠举不法。

3、当然,纠劾地方文武百官,惩治腐败和犯罪,才是巡按御史的中心工作。

4、帝时与御史大夫郗虑坐,后被发徒跣过,执帝手曰“不能复相活邪?”。

5、同考官、监试御史、提调官等用二等席,每桌内馔鱼、鸡、鸭、猪等二十碗,果食蔬食等均与一等席同。

6、最后,春香的周围人都因春香而被连累,在这危急时刻,李梦龙高中状元,被国王任命为暗行御史派往南原暗访。

7、如若成功,到时高官厚禄位极人臣,即使加太子太保又如何?至于毕懋康,没想到他一个进士及第的御史,竟然还是格物大才,又在兵部任上自行造出堪比西洋的火器。

8、成帝绥和元年,采纳何武的建议,将御史大夫改为大司空,又把大司马、大司空的俸禄提高到与丞相相等,确立起大司马、大司空和丞相鼎足而立的三公制。

9、监察御史和六科给事中合称“科道官”,共一百六七十人,这些人通常被称为“言官”,专职弹劾百司。

10、作为回报,宋御史很快帮西门庆抹平一桩棘手的人命官司。

11、只是身为御史果然不同,换做常人,即使是一位武林高手,在叶青蝶如斯气势之下,也必然两股颤颤,心寒胆战。

12、旧事,左右仆射初上,御史中丞、吏部侍郎已下罗拜。

13、有一年,派来的监御史倒是个贪官,将北军的军营营墙开了门洞作市场,从军营外运了日用百货进来高价卖给士兵。

14、御史毛羽健,曾有疏难焕五年方略,谓与款敌谋,亦谪戍。

15、谈吐不凡,有经国济世之才,兼之与洛妃杨妃两位宠妃有亲,明皇十分赏识,用了御史之职,直至今日。

16、席间爆出许多笑声,侍御史尹大人更是脸色铁青,这尹晴儿平日骄纵,胸无点墨,如今出了这么个俗不可耐的对子真是贻笑大方。

17、上又使辟阳侯审食其、御史大夫赵尧往迎燕王,因验问左右。

18、御史谢源、伍希儒自广东还,守仁留之纪功。

19、不料河南道监察御史赵启霖,竟闻风上疏,劾他私纳歌妓,并参段署抚夤缘亲贵,物议沸腾。

20、博览多识,权略多奇,初辟太尉府,举茂才,迁侍御史,因不满宦官专权,弃官归家,以正直不得志于冀州太守韩馥。

21、他担任侍御史的时候,有一个尚书省的左司郎中王本立,很得高宗的喜欢,恃宠弄权,朝廷上下莫不畏惧,狄仁杰愤而上表,请求高宗将其交付法司治罪。

22、韩定辞,深州人。为镇州观察判官、检校尚书祠部郎中,兼侍御史。诗一首。

23、有人劝慰他,说是御史陈庆镛历来主持正义,铁面无私,深孚众望,何不投告于他。

24、宰相太尉、状元御史、巡抚巡按,被西门庆的孔方兄耍得团团转,争先恐后为他负弩前驱,帮西门庆捞取更大权势和更多金钱。

25、厉玄,登太和二年进士第,官终侍御史。姚合同时人。诗五首。

26、邑宰置御史,见《战国策·韩策三》“安邑之御史死章”。

27、因见他生得相貌堂堂,谈吐不凡,有经国济世之才,明皇十分赏识,赐了御史之职,直至今日。

28、倘禁止后有坐轿者,着察旗御史即行察参,若御史不参奏,经访闻,连御史一块治罪。

29、接着,群僚百官纷纷进言,御史中丞海青峰、署理兵部侍郎卢腾远、东宫洗马虞文俊、翰林院编修岑渡、礼部主事仲暄都上疏为任停云辩诬。

30、壬寅,诏天下勤王,遣御史大夫练子宁、侍郎黄观、修撰王叔英分道徵兵。

31、这时候,御史欧阳云等十余人恰好按照老规矩纳贿来了,刘瑾揭发检举了他们的行贿行为,将他们全部治罪,给自己换来了拒贿一次的名声。

32、一度因病辞职归里,后任南京工部右侍郎、改户部,以右副都御史总督漕运,兼巡抚凤阳,升南京户部尚书。

33、黄颇,宜春人。以洪奥文章蹉跎者一十三载,至会昌三年登第,官监察御史。诗三首。

34、然而公不见信于人,私不见助于友,跋前踬后,动辄得咎;暂为御史,遂窜南夷;三年博士,冗不见治命与仇谋,取败几时!冬暖而儿号寒,年丰而妻啼饥。

35、不惜一口气砍掉十二颗御史的脑袋,强行下诏将太祖柏乡命名的长青山更名为金山。

36、“御史为风霜之任,弹纠不法,百僚震恐,官之雄峻,莫之比焉。

37、他当主爵都尉的时候,公孙弘、张汤都还是不起眼的小官,后来,他们一个劲儿住上升,公孙弘当上了丞相,张汤做上了御史大夫,可他汲黯还蹲在原地没动窝。

38、除老臣外,当朝大臣如参知政事吴奎、御史中丞吕诲、参知政事唐介等也都以王安石“论议迂阔”、“狷狭少容”等为由,极力反对王安石为相。

39、此人博览多识,权略多奇,曾在朝中任侍御史,因不满宦官专权,弃官归家。

40、为洛阳令,不避强御,与御史中尉李彪争路,俱入见。

41、虽然此奏如泥牛入海,再无下文,但御史们好歹出了口鸟气。

42、袁傪,官御史中丞、兵部侍郎。诗二首。

43、御史大夫周昌,其人坚忍质直,且自吕后、太子及大臣皆素敬惮之。

44、江南道御史岳子风之女岳思盈,代父亲拜见座师郭大人!

45、欧阳修一时疏忽,在丧服里面穿了一件紫底皂花紧丝袍,拜祭时被监察御史刘痒发现,立即上书弹劾,强烈要求朝廷对欧阳修予以贬责。

46、为痛惩夹带之弊,乾隆帝曾下谕旨,令“步军统领、五城御史出示晓瑜,并密行查拿”,且在现场派遣军役搜检,以致扒光入场者的衣裤。

47、朱元璋在审决囚犯后,让御史袁凯交给太子覆审,朱标以为杀人太多,就指示袁凯减去一部分。

48、臣案《汉书宣秉传》云,诏征秉为御史中丞,与司隶校尉、尚书令俱会殿廷,并专席而坐,京师号之为三独坐。

49、胡御史弹劾袁世凯的还有一条就是袁世凯不重用武备学堂的毕业生,其实,从小站练兵之初,袁世凯就非常重视提拔来自天津武备学堂的学生。

50、由翰林院编修转御史,为人坦白忠厚,居官以廉直称,耿直敢言,弹劾无所避,时称“敢讲御史”。

51、按说林如海也是钟鼎之家、书香之族,探花出身,钦点的巡盐御史

52、这件事成为笑柄在于两个方面,一是嗜痂成癖的御史,二是为他找血痂的人乐此不疲。

53、此时,王御史夫妇始觉小翠确非常人,一再盘问,小翠掩口笑答:“我是玉皇女儿。”。

54、更衣毕,重新回到司库办事房,曾国藩让司库及稽查库藏御史把所记的数据一并给了随行的老夫子。

55、郑贵妃及其家人的险恶用心很快被识破,御史陈登云谴责郑承宪“怀祸藏奸,窥觊储贰”。

56、御史之职责,主要在于关注世事民政,掌记录朝廷动静,纠弹百官朝仪以及贪腐等种种罪行。

57、侍御史王义方继之而起,当廷揭露李义府贪色枉法,以及当初因和刘洎、马周同性恋而受到推荐的秽行。

58、最后换了御史艾仲孺,把这个案子终于审结了,判齐化基免官、黥面、发配崖州。

59、御史可溯源于西周,称小宰、宰夫或御史,分属天官冢宰和春官宗伯之下。

60、灵运以疾东归,而游娱宴集,以夜续昼,复为御史中丞傅隆所奏,坐以免官。

61、这些日子朝中乱成一团,天启帝降罪刘志选后,御史游士任、给事中毛士龙等人接着上疏要求追查谣言。

62、会有敕差一御史远使,同列递相辞托,仁本越次请行,言于治书侍御史马周曰食君之禄,死君之事。

63、追论御史吴峋劾阎敬铭、编修梁鼎芬劾李鸿章俱诬谤大臣,予严议。

64、到汉文帝时候,因为历来为人廉直,从不受私谒,不谋私利,不开后门,刚毅守节,先晋升为御史大夫,后又继任丞相。

65、奴才们尽力维持着,如果要照祖宗的老例子,奴才恐怕没那么多钱,再说清流、御史们一旦上书谏阻也有伤圣德!

66、魏吏部骥请于朝,一清之后,御史何与其子竞复清之,何由是构祸而竞亦以此成孝子。

67、俄兼御史大夫,奉使河南、江淮宣慰,振拔幽滞,进用忠廉,时人称之。

68、明朝御史张瀚的老师王廷相有一次坐轿子雨后进城,轿夫穿了双新鞋,尽管非常小心,但还是踩到水洼,后来,他索性不顾惜新鞋子,满不在乎地踩泥水了。

69、张津,明成化二十三年进士,官至户部侍郎兼右佥都御史

70、他的建议得到王玑的支持,后来就成为王门讲学的惯例《王龙溪先生全集》卷二十《绪山钱君行状》及《中宪大夫都察院佥都御史在庵王公墓表》。

71、一次御史孔儒到嘉兴清理军籍,各里老人多被他鞭挞而死。

72、适之领兵部,而垍兄均为侍郎,林甫密遣吏擿其铨史伪选六十馀人,帝命京兆与御史杂治,累日情不得。

73、治书侍御史权万纪权万纪、侍御史李仁发李仁发,俱以告讦谮毁,数蒙引见,任心弹射,肆其欺罔。

74、他在朝时,希望能为恢复中原而竭智尽忠,但得不到孝宗的信任,还招来了御史的挟私攻击,无奈中他退隐江湖。

75、高城历史文化悠久,先后出过秦末义士田横、战国纵横家鲁仲连、西汉御史大夫。

76、直兵鲍僧睿,恃顼势为不法,御史中丞徐陵为奏弹之,从南台官属引奏案而入。

77、挂衔兵部尚书和右副都御史的湖广巡抚赵可怀,立即提讯被捕各犯。

78、元和初,拜监察御史,坐诬李吉甫,出为资州刺史。

79、至明代成化二十二年,御史徐瑁憎恶纪功字,命人把它磨掉,想改为“宋陆秀夫死于此”。

80、鄱阳人,东汉时名臣,官至侍御史

81、左执法三国吴置,为御史台属官,与中执法、右执法共同平决诸官事。

82、或者说他是一个铁面御史,不在乎自己的生死,完全为了大明的天下,一心想做一个比干那样直谏而死的大忠臣,千古留芳,杨振倒宁愿相信他是后者。

83、长廊正中,则以宋代铁面御史赵抃“一琴一鹤”的故事为蓝本,营造出“对物清廉、对事清明、对人清正”的浓厚氛围。

84、事管多了官位有可能不保不说,还可能有杀身之祸,不管事那就只能招老百姓痛骂,而且那些御史言官也不一定能放过你,一不小心就得吃一顿挂落。

85、“铁面御史”是指郭修,康熙年间历任江南吴江县知县、江南道监察御史

86、征为监察御史,不乐检束,遂求免。

87、这事还当了得,狄仁杰是铁面御史,如此一来,岂得更改?端端的好怀义,将他送了性命,使孤家心下何忍。

88、,曾任邢州录事参军;父亲李嗣,曾任殿中侍御史,在李商隐出生的时候,李嗣任获嘉县令。

89、拜左台御史中丞,中外累息,至以目语。

90、国忠自侍御史以至宰相,凡领四十馀使,又专判度支、吏部三铨,事务鞅掌,但署一字,犹不能尽,皆责成胥吏,贿赂公行。

91、张让话音一落,侍御史郭延出奏陛下,臣延有章奏,中常侍张让宾客于歌私通张角,黄巾之乱天下板荡皆有十常侍祸乱朝纲始,还请陛下诛除十常侍以安天下。

92、巡抚多以都御史或副佥都御史充任,因其要提管军务,所以又加提督军务,或赞理军务,参赞军务名义。

93、没想到蔡京却早一步诬陷其私杀朝廷命官有叛乱之嫌,令御史搜察叶府网罗证据要参奏其过失。

94、内外官人被诸道按察使及御史所摘伏,咸宜洗涤;选日依次叙用。

95、暂为御史,遂窜南夷;三为博士,冗不见治。

96、王德用称黑王相公,赵清献号铁面御史;刘守爱民,蒲鞭示辱,羊君洁已,官署悬鱼。

97、正在左右为难之时,恰好巡城御史王篆闻讯赶了过来,他本是张居正的幕客,平日过从甚密,被张居正倚为心腹。

98、尔后又把儒臣首相张九龄以及这一派的人,体刑、出城、流放以至于监察御史周子谅在刑堂之上就被重杖打死了。

99、嘉靖时,御史闻人诠言,今时文体诡异已极,乞申饬天下,力崇古朴,其要在先责督学宪臣,次责场屋考校等官。

100、丁酉,以四方牒诉上尚书者,或冤抑不得直,令御史分察之。

1、宋朝开启了台谏合流制度,御史与谏官充分发挥了监察百官的作用。

2、御史的工作单位叫都察院,头头是左、右都御史,副职是左、右副都御史,掌管内外监察,纠举不法。

3、当然,纠劾地方文武百官,惩治腐败和犯罪,才是巡按御史的中心工作。

4、帝时与御史大夫郗虑坐,后被发徒跣过,执帝手曰“不能复相活邪?”。

5、同考官、监试御史、提调官等用二等席,每桌内馔鱼、鸡、鸭、猪等二十碗,果食蔬食等均与一等席同。

6、最后,春香的周围人都因春香而被连累,在这危急时刻,李梦龙高中状元,被国王任命为暗行御史派往南原暗访。

7、如若成功,到时高官厚禄位极人臣,即使加太子太保又如何?至于毕懋康,没想到他一个进士及第的御史,竟然还是格物大才,又在兵部任上自行造出堪比西洋的火器。

8、成帝绥和元年,采纳何武的建议,将御史大夫改为大司空,又把大司马、大司空的俸禄提高到与丞相相等,确立起大司马、大司空和丞相鼎足而立的三公制。

9、监察御史和六科给事中合称“科道官”,共一百六七十人,这些人通常被称为“言官”,专职弹劾百司。

10、作为回报,宋御史很快帮西门庆抹平一桩棘手的人命官司。

11、只是身为御史果然不同,换做常人,即使是一位武林高手,在叶青蝶如斯气势之下,也必然两股颤颤,心寒胆战。

12、旧事,左右仆射初上,御史中丞、吏部侍郎已下罗拜。

13、有一年,派来的监御史倒是个贪官,将北军的军营营墙开了门洞作市场,从军营外运了日用百货进来高价卖给士兵。

14、御史毛羽健,曾有疏难焕五年方略,谓与款敌谋,亦谪戍。

15、谈吐不凡,有经国济世之才,兼之与洛妃杨妃两位宠妃有亲,明皇十分赏识,用了御史之职,直至今日。

16、席间爆出许多笑声,侍御史尹大人更是脸色铁青,这尹晴儿平日骄纵,胸无点墨,如今出了这么个俗不可耐的对子真是贻笑大方。

17、上又使辟阳侯审食其、御史大夫赵尧往迎燕王,因验问左右。

18、御史谢源、伍希儒自广东还,守仁留之纪功。

19、不料河南道监察御史赵启霖,竟闻风上疏,劾他私纳歌妓,并参段署抚夤缘亲贵,物议沸腾。

20、博览多识,权略多奇,初辟太尉府,举茂才,迁侍御史,因不满宦官专权,弃官归家,以正直不得志于冀州太守韩馥。

21、他担任侍御史的时候,有一个尚书省的左司郎中王本立,很得高宗的喜欢,恃宠弄权,朝廷上下莫不畏惧,狄仁杰愤而上表,请求高宗将其交付法司治罪。

22、韩定辞,深州人。为镇州观察判官、检校尚书祠部郎中,兼侍御史。诗一首。

23、有人劝慰他,说是御史陈庆镛历来主持正义,铁面无私,深孚众望,何不投告于他。

24、宰相太尉、状元御史、巡抚巡按,被西门庆的孔方兄耍得团团转,争先恐后为他负弩前驱,帮西门庆捞取更大权势和更多金钱。

25、厉玄,登太和二年进士第,官终侍御史。姚合同时人。诗五首。

26、邑宰置御史,见《战国策·韩策三》“安邑之御史死章”。

27、因见他生得相貌堂堂,谈吐不凡,有经国济世之才,明皇十分赏识,赐了御史之职,直至今日。

28、倘禁止后有坐轿者,着察旗御史即行察参,若御史不参奏,经访闻,连御史一块治罪。

29、接着,群僚百官纷纷进言,御史中丞海青峰、署理兵部侍郎卢腾远、东宫洗马虞文俊、翰林院编修岑渡、礼部主事仲暄都上疏为任停云辩诬。

30、壬寅,诏天下勤王,遣御史大夫练子宁、侍郎黄观、修撰王叔英分道徵兵。

31、这时候,御史欧阳云等十余人恰好按照老规矩纳贿来了,刘瑾揭发检举了他们的行贿行为,将他们全部治罪,给自己换来了拒贿一次的名声。

32、一度因病辞职归里,后任南京工部右侍郎、改户部,以右副都御史总督漕运,兼巡抚凤阳,升南京户部尚书。

33、黄颇,宜春人。以洪奥文章蹉跎者一十三载,至会昌三年登第,官监察御史。诗三首。

34、然而公不见信于人,私不见助于友,跋前踬后,动辄得咎;暂为御史,遂窜南夷;三年博士,冗不见治命与仇谋,取败几时!冬暖而儿号寒,年丰而妻啼饥。

35、不惜一口气砍掉十二颗御史的脑袋,强行下诏将太祖柏乡命名的长青山更名为金山。

36、“御史为风霜之任,弹纠不法,百僚震恐,官之雄峻,莫之比焉。

37、他当主爵都尉的时候,公孙弘、张汤都还是不起眼的小官,后来,他们一个劲儿住上升,公孙弘当上了丞相,张汤做上了御史大夫,可他汲黯还蹲在原地没动窝。

38、除老臣外,当朝大臣如参知政事吴奎、御史中丞吕诲、参知政事唐介等也都以王安石“论议迂阔”、“狷狭少容”等为由,极力反对王安石为相。

39、此人博览多识,权略多奇,曾在朝中任侍御史,因不满宦官专权,弃官归家。

40、为洛阳令,不避强御,与御史中尉李彪争路,俱入见。

41、虽然此奏如泥牛入海,再无下文,但御史们好歹出了口鸟气。

42、袁傪,官御史中丞、兵部侍郎。诗二首。

43、御史大夫周昌,其人坚忍质直,且自吕后、太子及大臣皆素敬惮之。

44、江南道御史岳子风之女岳思盈,代父亲拜见座师郭大人!

45、欧阳修一时疏忽,在丧服里面穿了一件紫底皂花紧丝袍,拜祭时被监察御史刘痒发现,立即上书弹劾,强烈要求朝廷对欧阳修予以贬责。

46、为痛惩夹带之弊,乾隆帝曾下谕旨,令“步军统领、五城御史出示晓瑜,并密行查拿”,且在现场派遣军役搜检,以致扒光入场者的衣裤。

47、朱元璋在审决囚犯后,让御史袁凯交给太子覆审,朱标以为杀人太多,就指示袁凯减去一部分。

48、臣案《汉书宣秉传》云,诏征秉为御史中丞,与司隶校尉、尚书令俱会殿廷,并专席而坐,京师号之为三独坐。

49、胡御史弹劾袁世凯的还有一条就是袁世凯不重用武备学堂的毕业生,其实,从小站练兵之初,袁世凯就非常重视提拔来自天津武备学堂的学生。

50、由翰林院编修转御史,为人坦白忠厚,居官以廉直称,耿直敢言,弹劾无所避,时称“敢讲御史”。

51、按说林如海也是钟鼎之家、书香之族,探花出身,钦点的巡盐御史

52、这件事成为笑柄在于两个方面,一是嗜痂成癖的御史,二是为他找血痂的人乐此不疲。

53、此时,王御史夫妇始觉小翠确非常人,一再盘问,小翠掩口笑答:“我是玉皇女儿。”。

54、更衣毕,重新回到司库办事房,曾国藩让司库及稽查库藏御史把所记的数据一并给了随行的老夫子。

55、郑贵妃及其家人的险恶用心很快被识破,御史陈登云谴责郑承宪“怀祸藏奸,窥觊储贰”。

56、御史之职责,主要在于关注世事民政,掌记录朝廷动静,纠弹百官朝仪以及贪腐等种种罪行。

57、侍御史王义方继之而起,当廷揭露李义府贪色枉法,以及当初因和刘洎、马周同性恋而受到推荐的秽行。

58、最后换了御史艾仲孺,把这个案子终于审结了,判齐化基免官、黥面、发配崖州。

59、御史可溯源于西周,称小宰、宰夫或御史,分属天官冢宰和春官宗伯之下。

60、灵运以疾东归,而游娱宴集,以夜续昼,复为御史中丞傅隆所奏,坐以免官。

61、这些日子朝中乱成一团,天启帝降罪刘志选后,御史游士任、给事中毛士龙等人接着上疏要求追查谣言。

62、会有敕差一御史远使,同列递相辞托,仁本越次请行,言于治书侍御史马周曰食君之禄,死君之事。

63、追论御史吴峋劾阎敬铭、编修梁鼎芬劾李鸿章俱诬谤大臣,予严议。

64、到汉文帝时候,因为历来为人廉直,从不受私谒,不谋私利,不开后门,刚毅守节,先晋升为御史大夫,后又继任丞相。

65、奴才们尽力维持着,如果要照祖宗的老例子,奴才恐怕没那么多钱,再说清流、御史们一旦上书谏阻也有伤圣德!

66、魏吏部骥请于朝,一清之后,御史何与其子竞复清之,何由是构祸而竞亦以此成孝子。

67、俄兼御史大夫,奉使河南、江淮宣慰,振拔幽滞,进用忠廉,时人称之。

68、明朝御史张瀚的老师王廷相有一次坐轿子雨后进城,轿夫穿了双新鞋,尽管非常小心,但还是踩到水洼,后来,他索性不顾惜新鞋子,满不在乎地踩泥水了。

69、张津,明成化二十三年进士,官至户部侍郎兼右佥都御史

70、他的建议得到王玑的支持,后来就成为王门讲学的惯例《王龙溪先生全集》卷二十《绪山钱君行状》及《中宪大夫都察院佥都御史在庵王公墓表》。

71、一次御史孔儒到嘉兴清理军籍,各里老人多被他鞭挞而死。

72、适之领兵部,而垍兄均为侍郎,林甫密遣吏擿其铨史伪选六十馀人,帝命京兆与御史杂治,累日情不得。

73、治书侍御史权万纪权万纪、侍御史李仁发李仁发,俱以告讦谮毁,数蒙引见,任心弹射,肆其欺罔。

74、他在朝时,希望能为恢复中原而竭智尽忠,但得不到孝宗的信任,还招来了御史的挟私攻击,无奈中他退隐江湖。

75、高城历史文化悠久,先后出过秦末义士田横、战国纵横家鲁仲连、西汉御史大夫。

76、直兵鲍僧睿,恃顼势为不法,御史中丞徐陵为奏弹之,从南台官属引奏案而入。

77、挂衔兵部尚书和右副都御史的湖广巡抚赵可怀,立即提讯被捕各犯。

78、元和初,拜监察御史,坐诬李吉甫,出为资州刺史。

79、至明代成化二十二年,御史徐瑁憎恶纪功字,命人把它磨掉,想改为“宋陆秀夫死于此”。

80、鄱阳人,东汉时名臣,官至侍御史

81、左执法三国吴置,为御史台属官,与中执法、右执法共同平决诸官事。

82、或者说他是一个铁面御史,不在乎自己的生死,完全为了大明的天下,一心想做一个比干那样直谏而死的大忠臣,千古留芳,杨振倒宁愿相信他是后者。

83、长廊正中,则以宋代铁面御史赵抃“一琴一鹤”的故事为蓝本,营造出“对物清廉、对事清明、对人清正”的浓厚氛围。

84、事管多了官位有可能不保不说,还可能有杀身之祸,不管事那就只能招老百姓痛骂,而且那些御史言官也不一定能放过你,一不小心就得吃一顿挂落。

85、“铁面御史”是指郭修,康熙年间历任江南吴江县知县、江南道监察御史

86、征为监察御史,不乐检束,遂求免。

87、这事还当了得,狄仁杰是铁面御史,如此一来,岂得更改?端端的好怀义,将他送了性命,使孤家心下何忍。

88、,曾任邢州录事参军;父亲李嗣,曾任殿中侍御史,在李商隐出生的时候,李嗣任获嘉县令。

89、拜左台御史中丞,中外累息,至以目语。

90、国忠自侍御史以至宰相,凡领四十馀使,又专判度支、吏部三铨,事务鞅掌,但署一字,犹不能尽,皆责成胥吏,贿赂公行。

91、张让话音一落,侍御史郭延出奏陛下,臣延有章奏,中常侍张让宾客于歌私通张角,黄巾之乱天下板荡皆有十常侍祸乱朝纲始,还请陛下诛除十常侍以安天下。

92、巡抚多以都御史或副佥都御史充任,因其要提管军务,所以又加提督军务,或赞理军务,参赞军务名义。

93、没想到蔡京却早一步诬陷其私杀朝廷命官有叛乱之嫌,令御史搜察叶府网罗证据要参奏其过失。

94、内外官人被诸道按察使及御史所摘伏,咸宜洗涤;选日依次叙用。

95、暂为御史,遂窜南夷;三为博士,冗不见治。

96、王德用称黑王相公,赵清献号铁面御史;刘守爱民,蒲鞭示辱,羊君洁已,官署悬鱼。

97、正在左右为难之时,恰好巡城御史王篆闻讯赶了过来,他本是张居正的幕客,平日过从甚密,被张居正倚为心腹。

98、尔后又把儒臣首相张九龄以及这一派的人,体刑、出城、流放以至于监察御史周子谅在刑堂之上就被重杖打死了。

99、嘉靖时,御史闻人诠言,今时文体诡异已极,乞申饬天下,力崇古朴,其要在先责督学宪臣,次责场屋考校等官。

100、丁酉,以四方牒诉上尚书者,或冤抑不得直,令御史分察之。

101、不是坏事,是闽王想升任老爷为左散骑常侍兼御史大夫之事。

102、但自从沈复随军为幕客以来,曾经和史可法谈到过这件事情,颇为愤怒的史可法当即移书江阴,以左佥都御史的身份要求彻查此事。

103、其中御史中丞因为统领侍御史和诸郡监御史,可以命令御史按章纠弹百官,权力尤重。

104、她把御史叫来“用这笔钱给亲友们印法华经。”。

105、沈思孝前几年被削职为民,去年又被启用为南直隶监察御史,的确有监察地方官兵之权,上书朝廷也是职权之一。

106、五斋斋长梁山荇,我也算认识,正直书生一个,父亲是朝廷御史

107、该御史于亲贵重臣名节所关,并不详加访查,辄以毫无根据之词,率行入奏,任意污蔑,实属咎有应得。

108、稍有变更,让御史们知道了可是僭越违礼的大罪。

109、平乱归来,封毅勇候,入都察院,左都御史正二品。

110、延佑初行科举,乡贡会试皆中第一,廷试第二,授应奉翰林文字,拜监察御史,荐贤拔滞,知无不言。

111、对于御史自身贪腐,在帝制时代,除了继续用锦衣卫、东厂之类的人层叠监视,再无妙法。

112、懿旨斥其乖谬,罢御史,下部议,原摺掷还。

113、某位居监察御史,此事乃是分内事,定当上疏弹劾于他等,就是没有今日这事,昨夜那孙荣义府中大摆宴席,歌乐至深夜,如此放肆的事,某也要上书弹劾于他。

114、纬令台吏趣百官诣行在,皆辞以无袍笏,纬召三院御史,泣谓布衣亲旧有急,犹当赴之。

115、八月,渊使相国王建、御史大夫柳甫请解围却兵,当君臣面缚。

116、只见御史教门子把银钟、首饰与他认赃,问道“这些东西那里来的?”。

117、都察院副都御史杨所修上疏弹劾兵部尚书崔呈秀,太仆寺少卿陈殷,巡抚朱童蒙,工部尚书李养德。

118、御史们振振有词,搞得他们也不知事情真假,想争辨都底气不足。

119、中国古代弹劾制度是封建监察制度的核心内容,弹劾权是御史的最重要权力。

120、纲少通经学,砥砺廉隅,既受任为御史,目睹顺帝宠遇宦官,引为己忧,慨然叹息道“秽恶满朝,不能致身事君,扫清官禁,虽得幸生,也非我所愿哩!”。

121、顾少卿看李沐风盘根问底的追问,心里也有几分明白,他打起精神道御史台由皇帝直接监督即可。

122、玄宗在蜀闻之,拜监察御史,会母丧,得风痹疾,客洪州,南北梗否,逾年诏命不至。

123、赵倨想起来了,原任御史中丞张升益上月因为父亡回乡奔丧,按照朝廷规定,官员父母亡故,必须守制三年,称为丁忧。

124、臣于往年曾任御史,获奉朝谒,仅欲半年,陛下严邃高居,未尝降旨临问,群臣跼蹐趋退,亦不列事奏陈。

125、当初并未重视那些御史台的弹劾,付之一笑,不置与否,若是当初能够掐断这根火苗,也不会有今天的态势,举朝上下,众口一辞,皆要求斩杀子虚先生。

126、在中国,有苏秦头悬梁,坚持不懈地努力,终于获得六国相印,荣归故里;也有孙康映雪夜读,坚持学习,终于成了知名的学者,并当上了御史大夫。

127、久之,传弓为监察御史,而绍之坐赃,诏传弓即按。

128、该剧讲述明朝永乐年间,有“冷面寒铁”之称的御史周新,在任浙江按察使期间,一一破解被无能官员误断误判的案件,拨乱反正,惩恶扬善的故事。

129、高平一直打官腔,李春却顾左右而言它,一轮对答下来,刚刚还气壮如牛的高御史已经平心静气,只是面色又青又白,手抚山羊须,沉吟不语。

130、谢林曾任御史大夫多年,年轻时刚直不阿,是诸多权臣的死敌,被视为眼中钉肉中刺,但一直为先帝倚重,是以成为少有的言官不倒翁,人送外号“谢不烂”。

131、周利用,中宗时,与御史大夫郑惟忠同送金城公主和蕃。诗一首。

132、何进便也荐侍御史王允,称其允文允武、一日千里、王佐之才,并说,这不是自己的意见,是大名士郭林宗说的。

133、嗣后如有妄造谣言、淆惑众听者,着步军统领衙门顺天府五城御史一体严拿惩办,以靖人心。

134、部刺史和侍御史的意见,都报告到副宰相御史大夫,副宰相再报告到宰相。

135、《万历野获编》补遗卷三“御史阿内侍”。

136、京师的治安整治由五城兵马司、锦衣卫、巡城御史负责。

137、哪知有个御史崔呈秀,营谋差去淮扬巡盐,赃私狼藉,把淮扬的地皮几乎抬了回家。

138、御史大夫华歆,本操私党,立逼献帝下诏,命丕袭封,仍为丞相魏王,领冀州牧。

139、诏监察御史李宗奭按验,得涧赃状,再贬涧封溪尉。

140、大隋皇帝下诏命治书侍御史刘子翊率兵两万骁果军前去讨伐操师乞,但是,刘子翊太轻敌了,以为对方是一群乌合之众不堪一击,结果中了林士弘设下的埋伏。

141、施御史家的事,我也略闻,不知其详。

142、进,官至银青光禄大夫、检校左散骑常侍兼御史大夫,上柱国。

143、李明远,大中中监察御史。诗一首。

144、在中国古代的监察制度史上,唐代的御史制度是官僚制中极具特色的一部分,且是成熟的典型的监察制度。

145、出现这种状态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仁宗以来严密的御史选任制度遭到全面破坏则是最直接的因素。

146、第三章论述了《盐铁论》中御史大夫和文学贤良的经济伦理思想的得失,以及这两种经济伦理思想对两汉和整个传统社会的历史影响。

147、言谏制度是中国古代监察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与御史制度构成了中国古代监察制度的两翼。

148、但是,御史的权威也产生了极大的消极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