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qú ]
读音:qú
拼音:qu
简繁:蘧
五笔:AHAP
五行:木
部外:暂无
五笔:AHAP
笔画:19画
吉凶:暂无
仓颉:TYYO
结构:上下
郑码:EIGW
四角:44303
区位:6230
统一码:8627
异体字:?,遽
英汉互译:a plant which resembles wheat but has no edible grain
笔顺:横、竖、竖、竖、横、横撇/横钩、撇、横、竖弯钩、横、撇、弯钩、撇、撇、撇、点、点、横折折撇、捺
笔顺演示王由三横一竖构成,三横代表天、地、人,一竖贯通天、地、人,这就是天、地、人都要归“王”管的不二哲学。上古时期夏、商、周三代的最高统治者被称为“王”。“王”作为姓氏即来源于“王”这个至尊之位;东周时期的姬晋为王姓始祖。
时间 | 排名 | 时间 | 排名 | 时间 | 排名 |
---|---|---|---|---|---|
最新 | 1154 | 2018年 | 无 | 2014年 | 无 |
2013年 | 无 | 2007年 | 无 | 2006年 | 无 |
1995年 | 无 | 1987年 | 无 | 1982年 | 无 |
明朝 | 无 | 元朝 | 无 | 宋朝 | 无 |
北宋 | 无 |
内容来源于:
蘧姓主要源自:姬姓。
蘧姓,中国罕见姓氏,据《郑樵通志》记载:“蘧氏,卫大夫蘧瑗字伯玉之后,汉有大行令蘧正,望出黎阳。
源于姬姓,出自中國春秋时期卫国上大夫蘧伯玉,與蘧姓同源。“璩”字是“蘧”字去草头,去走之底,加玉字旁而得姓。“琚”实为“璩”的误写,它是民间在上个世纪50年代后受简化字的误导产生的,但文字主管部门疏于监管,以致以错传错,最终波及全国大陆,到更换二代身份证时泛滥成灾,今天全国身份证上的“琚”姓,全部都是璩的错写。
部分分布于江苏淮安市洪泽县东双钩镇,有璩湾
湖北襄阳市襄州区龙王镇黄畈村四组也有
一、蘧qú
现行较罕见姓氏。今山西之太原、大同等地有分布。《山西人口姓氏大全》收载;《郑通志》、《续通志》之《氏族略》亦俱收载。郑樵注云:“卫大夫蘧瑗(字伯玉)之后。”(按:《中国姓氏大全》注作“春秋时卫有大夫蘧伯玉、蘧瑷……”视“伯玉”、“瑗”为二人,误。)《姓氏词典》据《姓氏考略》注云:“以地名为姓氏。蘧丘里即春秋时齐国的渠丘,在今山东淄博西。”望出黎阳、汲郡。汉代有蘧正,太行令;宋代有蘧法生;明代有蘧廷臣,永宁知县。
二、蘧
蘧姓分布:河南息县、内黄、台湾南投、四川彭县等地均有此姓。
蘧姓起源:
1、春秋时孔子弟子、卫大夫蘧瑗之后,见《姓源》。
2、系自曹姓。春秋时邾子蘧蒢之后,以名为氏。
3、河南长垣有蘧伯乡,一名新乡,有蘧亭。以邑为氏。
蘧姓名人:
蘧正,汉时曾任大行令。蘧廷臣,明时江西贵溪人,隆庆中永安知县。
郡望:黎阳、汲郡。
蘧姓古代名人
蘧瑗春秋,卫献公使子鲜为复子鲜以公命,与宁喜言曰:“苟反政,由宁氏祭,则寡人宁喜告蘧伯玉。”伯玉曰:“瑗不得闻君之出,敢闻其入,遂行。”从近关出。
蘧正汉朝,汉有大行令蘧正。(《郑樵通志》)
蘧护汉朝,汉人。(《万姓统谱》)
蘧法生宋朝,江夏王典签。(《万姓统谱》)明
蘧廷臣明朝,贵溪人隆庆中永安知县。
蘧克让明朝,万历间广东增城县丞。(《万姓统谱》)
蘧文洙太学生任主簿。
蘧镕字德炼,太学生。(《古田县志》)
一、蘧qú
现行较罕见姓氏。今山西之太原、大同等地有分布。《山西人口姓氏大全》收载;《郑通志》、《续通志》之《氏族略》亦俱收载。郑樵注云:“卫大夫蘧瑗(字伯玉)之后。”(按:《中国姓氏大全》注作“春秋时卫有大夫蘧伯玉、蘧瑷……”视“伯玉”、“瑗”为二人,误。)《姓氏词典》据《姓氏考略》注云:“以地名为姓氏。蘧丘里即春秋时齐国的渠丘,在今山东淄博西。”望出黎阳、汲郡。汉代有蘧正,太行令;宋代有蘧法生;明代有蘧廷臣,永宁知县。
二、蘧
蘧姓分布:河南息县、内黄、台湾南投、四川彭县等地均有此姓。
蘧姓起源:
1、春秋时孔子弟子、卫大夫蘧瑗之后,见《姓源》。
2、系自曹姓。春秋时邾子蘧蒢之后,以名为氏。
3、河南长垣有蘧伯乡,一名新乡,有蘧亭。以邑为氏。
蘧姓名人:
蘧正,汉时曾任大行令。蘧廷臣,明时江西贵溪人,隆庆中永安知县。
郡望:黎阳、汲郡。
其他姓氏
[ 蘧 ]字的同音字 - [ qu ]
[ 蘧 ]的同部首字 - [ 艹 ]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