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言霜学习网 - 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首页 > 百家姓

[ jiá ]

读音:jiá

拼音:jia

简繁:郟

五笔:GUWB

五行:木

部外:暂无

五笔:GUWB

笔画:8画

吉凶:吉

仓颉:KTNL

结构:左右

郑码:BDUY

四角:57827

区位:5903

统一码:90CF

异体字:郟

英汉互译:county in Henan province,surname

笔顺:横、点、撇、横、撇、点、横折折折钩/横撇弯钩、竖

笔顺演示

王由三横一竖构成,三横代表天、地、人,一竖贯通天、地、人,这就是天、地、人都要归“王”管的不二哲学。上古时期夏、商、周三代的最高统治者被称为“王”。“王”作为姓氏即来源于“王”这个至尊之位;东周时期的姬晋为王姓始祖。

百家姓排名

时间排名时间排名时间排名
最新4342018年2014年
2013年2007年2006年
1995年1987年1982年
明朝元朝宋朝
北宋317

内容来源于:

起源

郏姓主要源自:姬姓、芈姓。

郏姓起源一

出自姬姓,是周文王姬昌的后裔,以地名为氏。据《元和姓纂》的记载,周成王姬诵定鼎于郏蓐,于是他的子孙中有迁往这个地方居住的,于是改为郏姓。原来就居住于这个地方的人,也有的根据这个地名或这个事件来取姓的,也称为郏姓。

郏姓起源二

出自芈姓。芈姓为春秋时期楚国的王族。楚国有楚共王审,他的孙子叫做员,字敖,被立为王。后来敖被他的季父康王的弟弟公子围杀害。公子围自立为王,称作灵王。敖在王位上只呆了四年。他被杀害以后葬在郏,称为敖郏,他这一支的子孙就以郏作为自己的姓氏。

郏氏或是一个古老的汉族姓氏,但人口总数在中国的大陆和台湾均未列入百家姓前三百位,在宋版《百家姓》中排序为第三百十七位门阀。郏氏家族主要有两支来源,一支出现在西周初年,一支出现在春秋时代的初期,两支都是“以地为氏”而得姓的。第一支郏氏,根据《元和姓纂》的记载,周成王定鼎于郏,定居在这个地方的人就以郏为姓氏,望族出自荥阳、武陵。郏氏发源地就在河南省开封附近,并覆盖荥阳(即现在的河南省成皋)及湖南广陵两地。公元前770年,周平王东迁后,该地变成了郑国所属的一个邑,称为郏邑。第二支郏姓,根据《姓苑》上的记载,郏姓出了不少名人,像受学于郑铨、博学而又多闻,精于经传的大学者郏元鼎;著名的水利专家,撰有《吴门水利书》,曾于熙宁及元右年间两度出任农丞的郏亶;为王安石所推重,继承其父业,对水利有所发明的郏侨;清代的画字郏抡逵等等,都是值得称道。

今江苏省的徐州市丰县、张家港市,山东省的济宁市、嘉祥县,香港特别行政区的旺角,上海市,内蒙古自治区,海南省的海口市,安徽省的蒙城县,江西省的玉山县等地,均有郏氏族人分布。

荥阳郡:秦朝时期置郡,其时辖地在今河南省原阳市。西汉时期辖地在今河南省荥阳市东北部一带。三国时期曹魏国正始三年(壬戌,公元242年)分河南郡置郡,改治所至河南省荥阳县,其时辖地今河南省黄河南部、荥阳县至朱仙镇一带,包括今开封市、郑州市在内的八县。北魏时期移治到今荥阳县。南北朝时期的北齐改为成皋郡。隋、唐两朝均为郑州荥阳郡。

武陵郡:即湖南省常德市。常德历史悠久,公元前三十万年,常德地区就有原始人群在沅、澧二水流域的平原山川生活、聚居。澧县澧南乡、张公庙镇、津市市窑坡乡、石门渫水下游一带以及鼎城区灌溪镇岗市等处有旧石器时代的遗迹四十多处,经挖掘出土的石器有石片、石锤、石球、尖状器、砍砸器等。原始人利用这些简陋的原始工具采集果实,猎取野兽。秦昭襄王三十年(楚顷襄王二十二年,公元前277年),秦国蜀郡太守张若“伐取巫郡及江南,为黔中郡”,在今常德城东筑程以守。常德有城,自此开始,迄今两千二百余年历史。史称武陵、朗州、鼎城,曾是七朝郡治、七朝军府、七代藩封之地,辖区远及湘西北、鄂西南、黔东北、桂东北地区,素有“西楚唇齿”、“黔川咽喉”之称。秦朝时期,常德属黔中郡,郡衙设临沅县。西汉高祖时取“止戈为武,高平为陵”之意,改黔中郡为武陵郡,隶属荆州刺史部。东汉光武帝时期恢复武陵郡,汉建武二十六年(公元50年)郡治从义陵(今湖南淑浦)又迁往临沅县。汉顺帝阳嘉三年(公元134年),荆州刺史部移治于索县(今湖南常德鼎城区断港头城址村)。三国时期,常德归吴国管辖,仍名武陵郡,隶属荆州。西晋,常德市分属武陵、天门、南平三郡。唐朝时期,武陵、澧州隶属江南西道。北宋,改朗州为鼎州,改澧州为澧阳军州,均隶属荆湖北路。宋徽宗政和七年(公元1117年),升鼎州团练为常德军节度使。“常德”取孔颖达《诗经·大雅·常武疏》:“言命谴将帅,修戎兵戎,无所暴虐,民得就业,此事可常为法,是有常德也”,“常德”之名始于此。南宋乾道元年(公元1165年),鼎州升为常德府。元朝时期,常德府、澧阳军州分别改为常德路、澧阳路,隶属湖广行中书省江南北道。明朝初期,恢复常德府,澧阳路改为澧阳府,皆隶属湖广布政司分守上荆南道。明洪武九年(公元1376年),将澧阳府降为澧州。清朝雍正七年(公元1729年),升澧州为直隶州,常德府、直隶澧州同隶属于岳常澧道。至清朝末期,常德府辖武陵、桃源、龙阳、沅江四县;直隶澧州辖石门、慈利、安乡、安福、永定五县。1949年湖南和平解放,中央人民政府设常德专区,专署驻常德县。辖常德、临澧、澧县、安乡、南县、华容、桃源、慈利、石门等九县。1950年由常德县析置常德市,由澧县析置津市市。常德专署驻常德市,辖两市、九县。1952年原益阳专区所属益阳市及益阳、沅江、安化、汉寿、桃江(驻桃江镇)五县划入常德专区,辖三市、十四县。1953年常德、益阳、津市三市改由省直辖。1958年常德、益阳、津市三市划归常德专署领导。1959年常德市交由常德县领导;益阳市交由益阳县领导;津市市交由澧县领导。1961年常德县领导的常德市、益阳县领导的益阳市、澧县领导的津市市均交由常德专署领导。1962年将益阳市及益阳、华容、沅江、南县、安化、桃江等六县划归益阳专区,常德专区辖两市、八县。1963年撤销津市市并入澧县,常德专区辖一市、八县。1970年常德专区改称常德地区,地区驻常德市,辖常德市及常德(驻常德市)、临澧、澧县、安乡、汉寿、桃源、慈利、石门等八县。1979年恢复津市市,常德地区辖两市、八县。1988年1月23日,国务院批准(国函[1988]18号),撤销常德地区和常德县,常德市升格为地级市。常德市设立武陵、鼎城两区。武陵区的范围包括原常德市和常德县的武陵、斗母湖、河洑、石门桥四个镇和丹洲、康家吉、南坪岗、河洑、芦获山五个乡;原常德县其余的三十六个乡镇为鼎城区的行政区域。常德市辖桃源、石门、沣县、汉寿、慈利、临沣、安乡七县。津市市由省直辖。1988年4月18日,湖南省人民政府根据国务院批复,撤销常德地区建省辖常德市。

襄阳郡:东汉朝建安十三年(戊寅,公元198年)分南郡、南阳两郡各一部份置襄阳郡,治所在襄阳(今湖北襄樊襄城区),其时辖地在今湖北省襄樊市、南漳县、宜城县、当阳县、远安县等一带,治所在襄阳(今湖北襄樊襄城区)。晋朝时期入为荆州治所。南北朝时期梁国置为南雍州,西魏改为襄州。隋朝时期改为襄阳郡。唐朝武德四年(辛巳,公元621年)高宗李渊平定王世充后,改为襄州,因原隋朝旧名而领襄阳、安养、汉南、义清、南漳、常平六县。州置山南道行台,统交、广、安、黄、寿等二百五十七州。唐朝武德五年(壬午,公元622年)撤酂州,以阴城、谷城二县来属于。唐朝武德七年(甲申,公元624年)罢行台为都督府,督襄、邓、唐、均、淅、重七州。唐朝贞观元年(丁亥,公元627年)废重州,以荆山县来属于。唐朝贞观六年(壬辰,公元632年)废都督府。唐朝贞观八年(甲午,公元634年)废鄀州,以率道、乐乡二县来属于。又撤常平入襄阳,撤阴城入谷城,撤南津入义清,撤汉南入率道。唐朝天宝元年(壬午,公元742年)改为襄阳郡。唐朝天宝十四年(乙未,公元755年)置防御使。唐朝乾元元年(甲午,公元874年)复为襄州。唐朝上元二年(乙亥,公元675年)置襄州节度使,领襄、邓、均、房、金、商等州,自后为山南东道节度使治所;辖领襄阳、邓城、谷城、义清、南漳、乐乡诸县。以后襄阳为历朝郡、州、道、府之治所。

荥阳堂:以望立堂。

武陵堂:以望立堂。

襄阳堂:以望立堂。

司农堂:宋朝的郏侨。特别有才气,他继承父亲完成了《水利书》的编撰。他的父亲开始是广东安抚机宜,向朝廷献了《吴中水利论》,朝廷委任他为司农丞。后来皇帝听信了奸臣的话,罢了他的官,他回到家以后按自己书中所写的方法兴修了水利农田,一年以后就获得了特大丰收。皇帝于是知道了他的方法是对的,于是恢复了他的官职。

三吴堂:北宋朝时期的昆山人郏亶,字正夫,宋嘉祐年间进士,历官司农丞、温州知州。曾上书《吴中水利论》,详细论述吴中水利的六失、六得。又著有《吴门水利书》。“三吴”,地区名,《水经注》以吴郡、吴兴、会稽为三吴。后人以其功糜三吴,立以为堂。

六合堂:唐朝时期的人郏滂,官六合县宰,能诗,所到之处,都有题咏,后人因其著称于六合县,立以为堂。

一、(郟)jiá

现行较罕见姓氏。今山西之太原、长治、运城、大同、榆次、临汾,河南之义马,浙江之景宁、椒江、嵊县等地有分布。汉族姓氏。《郑通志》、《清通志》之《氏族略》亦俱收载,或归“入声”部。其源不一:

1、郑樵注云:“《左传》郑大夫郏张,其先封郏乡,因氏焉。”此以乡为氏。

2、《姓氏考略》注引《元和姓纂》云:“周成王定鼎於郏,居此者以为氏。望出荥阳、武陵。”郏,即郏鄏,在今河南洛阳市西。唐代有郏滂;宋代有郏亶;又有郏元鼎,宜春人,名士;清代有郏抡逵,常熟人,画家;又有郏锦,乾隆乙未进士。

二、(郟)

郏姓分布:分布较广,但人数不多。

郏姓起源:

1、周成王定鼎于郏鄏(故城在今河南洛阳西,居者以为氏。

2、春秋时郑大夫郏张,其先食采于郏乡(故城在今河南郏县),以邑为氏。

3、春秋时楚大夫食邑(郏为郑邑,后属楚),后因以为氏,见《姓考》。

郏姓名人:

郏滂,唐光化年中为六合宰。郏贵完,明时浙江人,洪武初任南康知府。

郡望:荥阳、武陵。

历史名人

郏姓古代名人

郏敖春秋,楚国王孙,被嗣立为王。因为他季父的公子围掌管军事,所以方便对他下毒手。就在围出使郑国的时候,郏敖生病了,围在路上听到这个消息,觉得这个是一个很好的机会,于是很快回到了楚国。公子围趁着入宫探望郏敖的病情的机会,杀死了郏敖。而且杀死了郏敖的儿子莫和平夏。在位四年的他被公子围夺取了王位,死后葬在郏,称为郏敖。

郏亶北宋(1038~1103),字正夫太仓人,著名水利学家。郏亶出生于农家,作自幼酷爱读书,识度不凡,嘉祐二年(1057年)考中进士,授予睦州(今浙江省淳安西南)团练,他没有去上任。终日跋涉于野外,从事农田水利的考察和研究,深究古人治水之迹。熙宁三年(1070年),朝廷诏书天下,征集理财省费,兴利除弊的良策。此时,他已任广东机宜文字,当即上书建议治理苏州水田,提出治水主张,他认为,“天下之利莫大于水田、水田之美莫过于苏州,但自唐以来,经营至今,始未见其利者,其失有六。今当去六失,行六得。”他总结了前人治水的经验教训,指出了以往治水中存在的六处失误,并指出了治水必须“辨地形高下之殊,求古人蓄泄之迹等六得。后来他以提出了“治田利害大概”七条,为宰相王安石采纳和赏识。为了更好地总结前人治水经验,他还实地考查了太湖地区治水的历史,考察了260多条河流,结合自己治水的亲身体会和设想,撰写了《吴门水利书》4卷。另还绘制了许多水利图,为历代治理太湖水利的重要依据。熙宁五年,郏亶任司农寺丞,提举兴修两浙水利。熙宁六年,由于遭到朝廷保守势力的反对而被罢免。回太仓后,他置个人荣辱于脑后,在住宅西面一块名“大泗瀼”的水田中,开圩崖、沟浍场圃,实践治水理论,获得农业丰收。于是再次上书重申自己的主张,朝廷复任他为司农寺丞,另授江东转运判官。元祐年间授太府寺丞,后卒于任上,其墓在太仓公园内。,郏亶的治水经验和方法对历朝历代乃至今天仍有深远的影响。

郏侨宋朝,将仕郎,字子高,很有文才,被王安石所看重。

郏滂唐朝,有名宦官。曾任六合县宰,能诗,所到之处,都有题咏。

郏伦逵清朝,著名画家,字兰坡,号“铁兰道人”,江苏常熟人。擅长于画山水墨兰,在当时名震一时。存世的作品集有《白雪山房集》。

郏抡逵清朝,画家。

郡望

荥阳郡:秦朝时期置郡,其时辖地在今河南省原阳市。西汉时期辖地在今河南省荥阳市东北部一带。三国时期曹魏国正始三年(壬戌,公元242年)分河南郡置郡,改治所至河南省荥阳县,其时辖地今河南省黄河南部、荥阳县至朱仙镇一带,包括今开封市、郑州市在内的八县。北魏时期移治到今荥阳县。南北朝时期的北齐改为成皋郡。隋、唐两朝均为郑州荥阳郡。

武陵郡:即湖南省常德市。常德历史悠久,公元前三十万年,常德地区就有原始人群在沅、澧二水流域的平原山川生活、聚居。澧县澧南乡、张公庙镇、津市市窑坡乡、石门渫水下游一带以及鼎城区灌溪镇岗市等处有旧石器时代的遗迹四十多处,经挖掘出土的石器有石片、石锤、石球、尖状器、砍砸器等。原始人利用这些简陋的原始工具采集果实,猎取野兽。秦昭襄王三十年(楚顷襄王二十二年,公元前277年),秦国蜀郡太守张若“伐取巫郡及江南,为黔中郡”,在今常德城东筑程以守。常德有城,自此开始,迄今两千二百余年历史。史称武陵、朗州、鼎城,曾是七朝郡治、七朝军府、七代藩封之地,辖区远及湘西北、鄂西南、黔东北、桂东北地区,素有“西楚唇齿”、“黔川咽喉”之称。秦朝时期,常德属黔中郡,郡衙设临沅县。西汉高祖时取“止戈为武,高平为陵”之意,改黔中郡为武陵郡,隶属荆州刺史部。东汉光武帝时期恢复武陵郡,汉建武二十六年(公元50年)郡治从义陵(今湖南淑浦)又迁往临沅县。汉顺帝阳嘉三年(公元134年),荆州刺史部移治于索县(今湖南常德鼎城区断港头城址村)。三国时期,常德归吴国管辖,仍名武陵郡,隶属荆州。西晋,常德市分属武陵、天门、南平三郡。唐朝时期,武陵、澧州隶属江南西道。北宋,改朗州为鼎州,改澧州为澧阳军州,均隶属荆湖北路。宋徽宗政和七年(公元1117年),升鼎州团练为常德军节度使。“常德”取孔颖达《诗经·大雅·常武疏》:“言命谴将帅,修戎兵戎,无所暴虐,民得就业,此事可常为法,是有常德也”,“常德”之名始于此。南宋乾道元年(公元1165年),鼎州升为常德府。元朝时期,常德府、澧阳军州分别改为常德路、澧阳路,隶属湖广行中书省江南北道。明朝初期,恢复常德府,澧阳路改为澧阳府,皆隶属湖广布政司分守上荆南道。明洪武九年(公元1376年),将澧阳府降为澧州。清朝雍正七年(公元1729年),升澧州为直隶州,常德府、直隶澧州同隶属于岳常澧道。至清朝末期,常德府辖武陵、桃源、龙阳、沅江四县;直隶澧州辖石门、慈利、安乡、安福、永定五县。1949年湖南和平解放,中央人民政府设常德专区,专署驻常德县。辖常德、临澧、澧县、安乡、南县、华容、桃源、慈利、石门等九县。1950年由常德县析置常德市,由澧县析置津市市。常德专署驻常德市,辖两市、九县。1952年原益阳专区所属益阳市及益阳、沅江、安化、汉寿、桃江(驻桃江镇)五县划入常德专区,辖三市、十四县。1953年常德、益阳、津市三市改由省直辖。1958年常德、益阳、津市三市划归常德专署领导。1959年常德市交由常德县领导;益阳市交由益阳县领导;津市市交由澧县领导。1961年常德县领导的常德市、益阳县领导的益阳市、澧县领导的津市市均交由常德专署领导。1962年将益阳市及益阳、华容、沅江、南县、安化、桃江等六县划归益阳专区,常德专区辖两市、八县。1963年撤销津市市并入澧县,常德专区辖一市、八县。1970年常德专区改称常德地区,地区驻常德市,辖常德市及常德(驻常德市)、临澧、澧县、安乡、汉寿、桃源、慈利、石门等八县。1979年恢复津市市,常德地区辖两市、八县。1988年1月23日,国务院批准(国函[1988]18号),撤销常德地区和常德县,常德市升格为地级市。常德市设立武陵、鼎城两区。武陵区的范围包括原常德市和常德县的武陵、斗母湖、河洑、石门桥四个镇和丹洲、康家吉、南坪岗、河洑、芦获山五个乡;原常德县其余的三十六个乡镇为鼎城区的行政区域。常德市辖桃源、石门、沣县、汉寿、慈利、临沣、安乡七县。津市市由省直辖。1988年4月18日,湖南省人民政府根据国务院批复,撤销常德地区建省辖常德市。

襄阳郡:东汉朝建安十三年(戊寅,公元198年)分南郡、南阳两郡各一部份置襄阳郡,治所在襄阳(今湖北襄樊襄城区),其时辖地在今湖北省襄樊市、南漳县、宜城县、当阳县、远安县等一带,治所在襄阳(今湖北襄樊襄城区)。晋朝时期入为荆州治所。南北朝时期梁国置为南雍州,西魏改为襄州。隋朝时期改为襄阳郡。唐朝武德四年(辛巳,公元621年)高宗李渊平定王世充后,改为襄州,因原隋朝旧名而领襄阳、安养、汉南、义清、南漳、常平六县。州置山南道行台,统交、广、安、黄、寿等二百五十七州。唐朝武德五年(壬午,公元622年)撤酂州,以阴城、谷城二县来属于。唐朝武德七年(甲申,公元624年)罢行台为都督府,督襄、邓、唐、均、淅、重七州。唐朝贞观元年(丁亥,公元627年)废重州,以荆山县来属于。唐朝贞观六年(壬辰,公元632年)废都督府。唐朝贞观八年(甲午,公元634年)废鄀州,以率道、乐乡二县来属于。又撤常平入襄阳,撤阴城入谷城,撤南津入义清,撤汉南入率道。唐朝天宝元年(壬午,公元742年)改为襄阳郡。唐朝天宝十四年(乙未,公元755年)置防御使。唐朝乾元元年(甲午,公元874年)复为襄州。唐朝上元二年(乙亥,公元675年)置襄州节度使,领襄、邓、均、房、金、商等州,自后为山南东道节度使治所;辖领襄阳、邓城、谷城、义清、南漳、乐乡诸县。以后襄阳为历朝郡、州、道、府之治所。

荥阳堂:以望立堂。

武陵堂:以望立堂。

襄阳堂:以望立堂。

司农堂:宋朝的郏侨。特别有才气,他继承父亲完成了《水利书》的编撰。他的父亲开始是广东安抚机宜,向朝廷献了《吴中水利论》,朝廷委任他为司农丞。后来皇帝听信了奸臣的话,罢了他的官,他回到家以后按自己书中所写的方法兴修了水利农田,一年以后就获得了特大丰收。皇帝于是知道了他的方法是对的,于是恢复了他的官职。

三吴堂:北宋朝时期的昆山人郏亶,字正夫,宋嘉祐年间进士,历官司农丞、温州知州。曾上书《吴中水利论》,详细论述吴中水利的六失、六得。又著有《吴门水利书》。“三吴”,地区名,《水经注》以吴郡、吴兴、会稽为三吴。后人以其功糜三吴,立以为堂。

六合堂:唐朝时期的人郏滂,官六合县宰,能诗,所到之处,都有题咏,后人因其著称于六合县,立以为堂。

一、(郟)jiá

现行较罕见姓氏。今山西之太原、长治、运城、大同、榆次、临汾,河南之义马,浙江之景宁、椒江、嵊县等地有分布。汉族姓氏。《郑通志》、《清通志》之《氏族略》亦俱收载,或归“入声”部。其源不一:

1、郑樵注云:“《左传》郑大夫郏张,其先封郏乡,因氏焉。”此以乡为氏。

2、《姓氏考略》注引《元和姓纂》云:“周成王定鼎於郏,居此者以为氏。望出荥阳、武陵。”郏,即郏鄏,在今河南洛阳市西。唐代有郏滂;宋代有郏亶;又有郏元鼎,宜春人,名士;清代有郏抡逵,常熟人,画家;又有郏锦,乾隆乙未进士。

二、(郟)

郏姓分布:分布较广,但人数不多。

郏姓起源:

1、周成王定鼎于郏鄏(故城在今河南洛阳西,居者以为氏。

2、春秋时郑大夫郏张,其先食采于郏乡(故城在今河南郏县),以邑为氏。

3、春秋时楚大夫食邑(郏为郑邑,后属楚),后因以为氏,见《姓考》。

郏姓名人:

郏滂,唐光化年中为六合宰。郏贵完,明时浙江人,洪武初任南康知府。

郡望:荥阳、武陵。

姓氏源流

一、(郟)jiá

现行较罕见姓氏。今山西之太原、长治、运城、大同、榆次、临汾,河南之义马,浙江之景宁、椒江、嵊县等地有分布。汉族姓氏。《郑通志》、《清通志》之《氏族略》亦俱收载,或归“入声”部。其源不一:

1、郑樵注云:“《左传》郑大夫郏张,其先封郏乡,因氏焉。”此以乡为氏。

2、《姓氏考略》注引《元和姓纂》云:“周成王定鼎於郏,居此者以为氏。望出荥阳、武陵。”郏,即郏鄏,在今河南洛阳市西。唐代有郏滂;宋代有郏亶;又有郏元鼎,宜春人,名士;清代有郏抡逵,常熟人,画家;又有郏锦,乾隆乙未进士。

二、(郟)

郏姓分布:分布较广,但人数不多。

郏姓起源:

1、周成王定鼎于郏鄏(故城在今河南洛阳西,居者以为氏。

2、春秋时郑大夫郏张,其先食采于郏乡(故城在今河南郏县),以邑为氏。

3、春秋时楚大夫食邑(郏为郑邑,后属楚),后因以为氏,见《姓考》。

郏姓名人:

郏滂,唐光化年中为六合宰。郏贵完,明时浙江人,洪武初任南康知府。

郡望:荥阳、武陵。

堂号

荥阳郡:秦朝时期置郡,其时辖地在今河南省原阳市。西汉时期辖地在今河南省荥阳市东北部一带。三国时期曹魏国正始三年(壬戌,公元242年)分河南郡置郡,改治所至河南省荥阳县,其时辖地今河南省黄河南部、荥阳县至朱仙镇一带,包括今开封市、郑州市在内的八县。北魏时期移治到今荥阳县。南北朝时期的北齐改为成皋郡。隋、唐两朝均为郑州荥阳郡。

武陵郡:即湖南省常德市。常德历史悠久,公元前三十万年,常德地区就有原始人群在沅、澧二水流域的平原山川生活、聚居。澧县澧南乡、张公庙镇、津市市窑坡乡、石门渫水下游一带以及鼎城区灌溪镇岗市等处有旧石器时代的遗迹四十多处,经挖掘出土的石器有石片、石锤、石球、尖状器、砍砸器等。原始人利用这些简陋的原始工具采集果实,猎取野兽。秦昭襄王三十年(楚顷襄王二十二年,公元前277年),秦国蜀郡太守张若“伐取巫郡及江南,为黔中郡”,在今常德城东筑程以守。常德有城,自此开始,迄今两千二百余年历史。史称武陵、朗州、鼎城,曾是七朝郡治、七朝军府、七代藩封之地,辖区远及湘西北、鄂西南、黔东北、桂东北地区,素有“西楚唇齿”、“黔川咽喉”之称。秦朝时期,常德属黔中郡,郡衙设临沅县。西汉高祖时取“止戈为武,高平为陵”之意,改黔中郡为武陵郡,隶属荆州刺史部。东汉光武帝时期恢复武陵郡,汉建武二十六年(公元50年)郡治从义陵(今湖南淑浦)又迁往临沅县。汉顺帝阳嘉三年(公元134年),荆州刺史部移治于索县(今湖南常德鼎城区断港头城址村)。三国时期,常德归吴国管辖,仍名武陵郡,隶属荆州。西晋,常德市分属武陵、天门、南平三郡。唐朝时期,武陵、澧州隶属江南西道。北宋,改朗州为鼎州,改澧州为澧阳军州,均隶属荆湖北路。宋徽宗政和七年(公元1117年),升鼎州团练为常德军节度使。“常德”取孔颖达《诗经·大雅·常武疏》:“言命谴将帅,修戎兵戎,无所暴虐,民得就业,此事可常为法,是有常德也”,“常德”之名始于此。南宋乾道元年(公元1165年),鼎州升为常德府。元朝时期,常德府、澧阳军州分别改为常德路、澧阳路,隶属湖广行中书省江南北道。明朝初期,恢复常德府,澧阳路改为澧阳府,皆隶属湖广布政司分守上荆南道。明洪武九年(公元1376年),将澧阳府降为澧州。清朝雍正七年(公元1729年),升澧州为直隶州,常德府、直隶澧州同隶属于岳常澧道。至清朝末期,常德府辖武陵、桃源、龙阳、沅江四县;直隶澧州辖石门、慈利、安乡、安福、永定五县。1949年湖南和平解放,中央人民政府设常德专区,专署驻常德县。辖常德、临澧、澧县、安乡、南县、华容、桃源、慈利、石门等九县。1950年由常德县析置常德市,由澧县析置津市市。常德专署驻常德市,辖两市、九县。1952年原益阳专区所属益阳市及益阳、沅江、安化、汉寿、桃江(驻桃江镇)五县划入常德专区,辖三市、十四县。1953年常德、益阳、津市三市改由省直辖。1958年常德、益阳、津市三市划归常德专署领导。1959年常德市交由常德县领导;益阳市交由益阳县领导;津市市交由澧县领导。1961年常德县领导的常德市、益阳县领导的益阳市、澧县领导的津市市均交由常德专署领导。1962年将益阳市及益阳、华容、沅江、南县、安化、桃江等六县划归益阳专区,常德专区辖两市、八县。1963年撤销津市市并入澧县,常德专区辖一市、八县。1970年常德专区改称常德地区,地区驻常德市,辖常德市及常德(驻常德市)、临澧、澧县、安乡、汉寿、桃源、慈利、石门等八县。1979年恢复津市市,常德地区辖两市、八县。1988年1月23日,国务院批准(国函[1988]18号),撤销常德地区和常德县,常德市升格为地级市。常德市设立武陵、鼎城两区。武陵区的范围包括原常德市和常德县的武陵、斗母湖、河洑、石门桥四个镇和丹洲、康家吉、南坪岗、河洑、芦获山五个乡;原常德县其余的三十六个乡镇为鼎城区的行政区域。常德市辖桃源、石门、沣县、汉寿、慈利、临沣、安乡七县。津市市由省直辖。1988年4月18日,湖南省人民政府根据国务院批复,撤销常德地区建省辖常德市。

襄阳郡:东汉朝建安十三年(戊寅,公元198年)分南郡、南阳两郡各一部份置襄阳郡,治所在襄阳(今湖北襄樊襄城区),其时辖地在今湖北省襄樊市、南漳县、宜城县、当阳县、远安县等一带,治所在襄阳(今湖北襄樊襄城区)。晋朝时期入为荆州治所。南北朝时期梁国置为南雍州,西魏改为襄州。隋朝时期改为襄阳郡。唐朝武德四年(辛巳,公元621年)高宗李渊平定王世充后,改为襄州,因原隋朝旧名而领襄阳、安养、汉南、义清、南漳、常平六县。州置山南道行台,统交、广、安、黄、寿等二百五十七州。唐朝武德五年(壬午,公元622年)撤酂州,以阴城、谷城二县来属于。唐朝武德七年(甲申,公元624年)罢行台为都督府,督襄、邓、唐、均、淅、重七州。唐朝贞观元年(丁亥,公元627年)废重州,以荆山县来属于。唐朝贞观六年(壬辰,公元632年)废都督府。唐朝贞观八年(甲午,公元634年)废鄀州,以率道、乐乡二县来属于。又撤常平入襄阳,撤阴城入谷城,撤南津入义清,撤汉南入率道。唐朝天宝元年(壬午,公元742年)改为襄阳郡。唐朝天宝十四年(乙未,公元755年)置防御使。唐朝乾元元年(甲午,公元874年)复为襄州。唐朝上元二年(乙亥,公元675年)置襄州节度使,领襄、邓、均、房、金、商等州,自后为山南东道节度使治所;辖领襄阳、邓城、谷城、义清、南漳、乐乡诸县。以后襄阳为历朝郡、州、道、府之治所。

荥阳堂:以望立堂。

武陵堂:以望立堂。

襄阳堂:以望立堂。

司农堂:宋朝的郏侨。特别有才气,他继承父亲完成了《水利书》的编撰。他的父亲开始是广东安抚机宜,向朝廷献了《吴中水利论》,朝廷委任他为司农丞。后来皇帝听信了奸臣的话,罢了他的官,他回到家以后按自己书中所写的方法兴修了水利农田,一年以后就获得了特大丰收。皇帝于是知道了他的方法是对的,于是恢复了他的官职。

三吴堂:北宋朝时期的昆山人郏亶,字正夫,宋嘉祐年间进士,历官司农丞、温州知州。曾上书《吴中水利论》,详细论述吴中水利的六失、六得。又著有《吴门水利书》。“三吴”,地区名,《水经注》以吴郡、吴兴、会稽为三吴。后人以其功糜三吴,立以为堂。

六合堂:唐朝时期的人郏滂,官六合县宰,能诗,所到之处,都有题咏,后人因其著称于六合县,立以为堂。

一、(郟)jiá

现行较罕见姓氏。今山西之太原、长治、运城、大同、榆次、临汾,河南之义马,浙江之景宁、椒江、嵊县等地有分布。汉族姓氏。《郑通志》、《清通志》之《氏族略》亦俱收载,或归“入声”部。其源不一:

1、郑樵注云:“《左传》郑大夫郏张,其先封郏乡,因氏焉。”此以乡为氏。

2、《姓氏考略》注引《元和姓纂》云:“周成王定鼎於郏,居此者以为氏。望出荥阳、武陵。”郏,即郏鄏,在今河南洛阳市西。唐代有郏滂;宋代有郏亶;又有郏元鼎,宜春人,名士;清代有郏抡逵,常熟人,画家;又有郏锦,乾隆乙未进士。

二、(郟)

郏姓分布:分布较广,但人数不多。

郏姓起源:

1、周成王定鼎于郏鄏(故城在今河南洛阳西,居者以为氏。

2、春秋时郑大夫郏张,其先食采于郏乡(故城在今河南郏县),以邑为氏。

3、春秋时楚大夫食邑(郏为郑邑,后属楚),后因以为氏,见《姓考》。

郏姓名人:

郏滂,唐光化年中为六合宰。郏贵完,明时浙江人,洪武初任南康知府。

郡望:荥阳、武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