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gào ]
读音:gào
拼音:gao
简繁:郜
五笔:TFKB
五行:木
部外:暂无
五笔:TFKB
笔画:9画
吉凶:吉
仓颉:HRNL
结构:左右
郑码:MBJY
四角:27627
区位:5912
统一码:90DC
异体字:?,?
英汉互译:name of fief in Shantong bestowed on the eldest son of Wen Wang
笔顺:撇、横、竖、横、竖、横折、横、横折折折钩/横撇弯钩、竖
笔顺演示王由三横一竖构成,三横代表天、地、人,一竖贯通天、地、人,这就是天、地、人都要归“王”管的不二哲学。上古时期夏、商、周三代的最高统治者被称为“王”。“王”作为姓氏即来源于“王”这个至尊之位;东周时期的姬晋为王姓始祖。
时间 | 排名 | 时间 | 排名 | 时间 | 排名 |
---|---|---|---|---|---|
最新 | 314 | 2018年 | 无 | 2014年 | 无 |
2013年 | 292 | 2007年 | 无 | 2006年 | 289 |
1995年 | 293 | 1987年 | 240 | 1982年 | 333 |
明朝 | 无 | 元朝 | 无 | 宋朝 | 无 |
北宋 | 261 |
内容来源于:
郜姓主要源自:姬姓。
郜姓,出自姬姓。郜姓来源复杂,一说是周文王第十六子被封于郜邑,子孙就以此为氏。而据史籍《世本》上记载,郜氏是周文王之子郜叔的后代。另据《名贤氏族言行类稿》记载,周文王第十一个儿子(一说第十五子)封于郜,所在地是古代济阴,亡国后以国名为氏,晋朝的时期有高昌长郜珍。
21世纪以来,尤以湖北、河南、山东、江苏等省多此姓。湖北、河南省占全国郜姓总人口的66%以上。郜姓在《百家姓》排行150名开外,宋版《百家姓》中排行第261位。
郜氏出自周文王。根据史籍《通志·氏族略》上记载,周文王的儿子被封于郜邑,子孙就以此为氏。而根据史籍《世本》上记载,郜氏是周文王之子郜叔的后代。而据《名贤氏族言行类稿》记载,周文王第十一个儿子(一说第十五子)封于郜,所在地是古代济阴,亡国后以国名为氏,晋朝的时期有高昌长郜珍。
当初的郜国,包括南郜和北郜两个部分。北郜在今山东省成武县的东南,南郜则在北部之南的二里,在刘邦统一天下后曾被置为郜成县。到了东汉时期,被并入成武县,今称为成武县,郜氏的发祥地就在成武县。郜氏望族居于京兆郡,即现在的陕西省西安以东一带地区,故郜氏后人奉郜叔为郜氏的始祖。
郜(Gào)姓源流纯正,源出有一:
出自姬姓,以国名为姓。据《世本》和《通志·氏族略》载,周文王的第十一个儿子受封于郜(今山东省成武县东南),称郜侯,建立郜国。春秋时郜国被宋国所灭,郜君的后世子孙就以原来的国名为姓,称郜氏。郜姓又写作告。
郜姓始祖:郜侯。郜姓出自周文王。根据《通志·氏族略》上说,周文王的儿子被封于郜,子孙就以此为氏。而根据《世本》上说,郜姓是周文王之子郜侯的后代。而《名贤氏族言行类稿》记载,周文王第十一个儿子封于郜,所在地是古代济阴,后来亡国以国为氏,晋有高昌长郜珍。当初的郜国,包括南郜和北郜两个部分。北部在今山东省城武县的东南,南部则在北部之南的二里,在刘邦统一天下后曾被置为郜成县,到了东汉,被并入城武县,直到了今天。郜姓中国人的发祥地就在城武县。望族居于京兆郡,即现在的陕西省西安以东。故郜氏后人奉郜侯为郜姓的始祖。
郜姓在大陆和台湾都没有列入百家姓前一百位。郜姓出自姬姓。上古时候,周武王打败了纣王,建立周朝,于是分封各路诸侯。他将周文王的第十一子,自己的弟弟,封在郜这个地方(今山东省成武县东南)。后来,郜国公族的后代就以封地名为姓氏,称郜氏,成为今天郜姓的最早起源。到了春秋时候,郜国后来被齐国灭掉,但它的国人还是保留了郜姓。
春秋时齐、晋二国也有郜城,一在山东长清县境,一在山西浮山县西南,大概是郜人亡国后,其族人所迁之地。
郜姓得姓后,最初在受姓之地发展,后来又在京兆、安定等地形成望族,并出现了春秋时宋国大夫郜延年、明代山西参政郜大经等著名人物。如今,郜姓仍是一个分布较广的姓氏,主要分布在湖北、河南、山东、江苏等省,其中湖北、河南二省的人口占全国郜姓总人口的2/3。从山西省洪洞县大槐树迁民之郜姓后裔分布于苏、鲁、豫、皖等地。
如今,生活在上海的郜氏,第一批于十九世纪中叶从江苏省江都县樊川镇逃荒流徙至上海、松江、杨思等地,业皮匠,至今已传五世;第二批于民国初年疏浚杨思港时,又有几户郜氏撑小船来此;第三批于淞沪战役时(公元1932年)迁沪定居。先后三批来自一地,都以皮匠为业。
① 京兆郡:即首都直辖区。在今陕西省西安市至华县一带。
②安定郡:汉代设置,治所在高平(即今宁夏固原),辖境相当今甘肃景泰、靖远、会宁、平凉、泾川、镇原,宁夏中卫、中宁、同心、固原等地。
集古堂:源自清朝郜坦治《春秋》学,以《左氏春秋传》为主,广采杜预和宋、元各家之说,著有《春秋集古注》一书。
一、郜gào
现行较常见姓氏。分布很广,多在北方:今北京,天津之武清,河北之黄骅、涉县,山东之东平,内蒙古之乌海,山西之太原,陕西之韩城,甘肃之永登,河南之卢氏,四川之合江等地均有分布。汉族、土家族姓氏。《郑通志》、《续通志》之《氏族略》亦俱收载。郑樵注云:“周文王之子封於郜,或言第十一子聃季之弟,子爵。今单州成武有上郜城,是其地也。”郜乃古国名,其地在今山东成武县东南北郜城,此以国为氏,系出姬姓。后或改为告氏,或改为浩氏。望出安定、京兆。
二、郜
郜姓分布:分布较广,约占全国汉族人口0.027%。尤以湖北、河南等省多此姓。二省郜姓约占全国汉族郜姓人口68%。
郜姓起源:系自姬姓。周文王之子封于郜(故城在今山东武城东南),谓之郜侯,子孙以国为氏。
郜姓名人:
郜延年,春秋时宋大夫。
郡望:京兆、安定。
郜姓古代名人
告子春秋,生平事迹不详,《孟子》七篇有《告子》。赵岐于《告子》篇题下注云:“告子者,告,姓也;子,男子之通称也,名不害。兼治儒墨之道者,尝学于孟子。”
郜延春秋,春秋时期宋国大夫。
郜玖晋朝,晋朝曾在任高昌长,是见于史册的第一个郜氏名人。(又有称“郜珍”,参考资料
郜恭唐朝,[唐]代宗时人。工书,尝书杭州刺史李公碑。《金石略》。
郜宏生唐朝,[唐]殿中御史、陕州刺史。
郜弘基唐朝,[唐]殿中侍御史、陕州刺史。
郜贞泓唐朝,[唐]虞部员外郎。
郜安明朝,仪征人。永乐举人。任高密县训导。
郜大经明朝,[明]吴桥人。嘉靖进士。任山西参政。
郜光先明朝,[明]山西长治人,字子孝,号文川,明代大臣,任延绥右副督御史,以功升大司马。嘉靖三十八年进士。授上海知县,以治最征为福建道御史,按贵州、湖,首发大中丞奸赃并穷治强藩徒党。隆庆时,历右佥都御史巡抚延绥,定边市金额,修缮边境设施。万历时官至兵部尚书兼左副都御史,加太子少保,总督陕西三边军务。
郜永春明朝,[明]长垣人。字子元,号仰蘧。嘉靖壬戌进士,官山西按察使。编著【皇明三儒言行要录】十四卷。
郜献珂明朝,[明]长垣人。崇祯庚辰进士。封吏部验封司主事。
郜焕元清朝,[清]长垣人。字凌玉,号雪岚。顺治丁亥进士,历官湖广提学道按察使佥事。有《猗园存笥稿》。
郜炳元清朝,[清]长垣人。顺治丁亥进士。孝感知县。
郜知章元朝,著名元朝诗人、学者。元朝诗坛上有所谓的“王郜”之说。“王郜”是指王祠能和郜知章。事实上,郜知章不仅是一位诗人,同时他还是一位精研儒学的学者。他的一家人世代以儒传家,在今江西省乐平一儒学的学者,在今江西的乐平一带仍然很有名声。
郜琏清朝,[清],字方壶,自号绿天主人,清朝旅游家。好鼓琴,悦耳动听。又好游山水;他游遍了全国,曾三次登上泰山。著有许多游记,其中以《芭蕉》一书最为著名,传至日本、成了国宝。,“江苏如皋人。仕为台州参军。嗜山水,五岳历其三。山水师董源、黄公望、倪瓒,兼善花草。尝写芭蕉传至日本,海外珍之。善鼓琴。”《如皋县志、图绘宝鉴续纂》
郜坦清朝,[清],淮安人。著名学者。研究《春秋》,遵从左氏,又博采杜预以至宋、元各家学说,著有《春秋左传集注》。
郜煜清朝,[清],著名学者。进士出身,官至中书科中书。著有《易经理解》。
郜永宽(?-1863年),又名郜云官清湖北人,於1852年太平军攻占武昌前加入,初无名,隶李秀成部,於1860年夏二破江南大营攻占苏州後,续攻上海郜始著闻,功爵封「简天义」、「简天安」,太平天国后期重要将领,守苏州,封“纳王”,後杀慕王谭绍光献降苏州,与2000名太平军因李鸿章毁约皆遇害。
郜姓近代名人
郜子举(公元1899—1982),河南鲁山人。著名中国国民革命军陆军中将。保定军校毕业。历任黄埔军校区队长、黄埔军校战术教官、第八方面军参谋长、新编陆军第二十师师长等。,抗战时期,任第九十一军军长、中央训练团第一大队大队长、内江警备司令等。1945年初离职。1946年当选国民大会代表。1949年逃往去台湾。1982年10月26日在台北病逝。
郜云官清朝,太平天国纳王守苏州人物。
① 京兆郡:即首都直辖区。在今陕西省西安市至华县一带。
②安定郡:汉代设置,治所在高平(即今宁夏固原),辖境相当今甘肃景泰、靖远、会宁、平凉、泾川、镇原,宁夏中卫、中宁、同心、固原等地。
集古堂:源自清朝郜坦治《春秋》学,以《左氏春秋传》为主,广采杜预和宋、元各家之说,著有《春秋集古注》一书。
一、郜gào
现行较常见姓氏。分布很广,多在北方:今北京,天津之武清,河北之黄骅、涉县,山东之东平,内蒙古之乌海,山西之太原,陕西之韩城,甘肃之永登,河南之卢氏,四川之合江等地均有分布。汉族、土家族姓氏。《郑通志》、《续通志》之《氏族略》亦俱收载。郑樵注云:“周文王之子封於郜,或言第十一子聃季之弟,子爵。今单州成武有上郜城,是其地也。”郜乃古国名,其地在今山东成武县东南北郜城,此以国为氏,系出姬姓。后或改为告氏,或改为浩氏。望出安定、京兆。
二、郜
郜姓分布:分布较广,约占全国汉族人口0.027%。尤以湖北、河南等省多此姓。二省郜姓约占全国汉族郜姓人口68%。
郜姓起源:系自姬姓。周文王之子封于郜(故城在今山东武城东南),谓之郜侯,子孙以国为氏。
郜姓名人:
郜延年,春秋时宋大夫。
郡望:京兆、安定。
一、郜gào
现行较常见姓氏。分布很广,多在北方:今北京,天津之武清,河北之黄骅、涉县,山东之东平,内蒙古之乌海,山西之太原,陕西之韩城,甘肃之永登,河南之卢氏,四川之合江等地均有分布。汉族、土家族姓氏。《郑通志》、《续通志》之《氏族略》亦俱收载。郑樵注云:“周文王之子封於郜,或言第十一子聃季之弟,子爵。今单州成武有上郜城,是其地也。”郜乃古国名,其地在今山东成武县东南北郜城,此以国为氏,系出姬姓。后或改为告氏,或改为浩氏。望出安定、京兆。
二、郜
郜姓分布:分布较广,约占全国汉族人口0.027%。尤以湖北、河南等省多此姓。二省郜姓约占全国汉族郜姓人口68%。
郜姓起源:系自姬姓。周文王之子封于郜(故城在今山东武城东南),谓之郜侯,子孙以国为氏。
郜姓名人:
郜延年,春秋时宋大夫。
郡望:京兆、安定。
① 京兆郡:即首都直辖区。在今陕西省西安市至华县一带。
②安定郡:汉代设置,治所在高平(即今宁夏固原),辖境相当今甘肃景泰、靖远、会宁、平凉、泾川、镇原,宁夏中卫、中宁、同心、固原等地。
集古堂:源自清朝郜坦治《春秋》学,以《左氏春秋传》为主,广采杜预和宋、元各家之说,著有《春秋集古注》一书。
一、郜gào
现行较常见姓氏。分布很广,多在北方:今北京,天津之武清,河北之黄骅、涉县,山东之东平,内蒙古之乌海,山西之太原,陕西之韩城,甘肃之永登,河南之卢氏,四川之合江等地均有分布。汉族、土家族姓氏。《郑通志》、《续通志》之《氏族略》亦俱收载。郑樵注云:“周文王之子封於郜,或言第十一子聃季之弟,子爵。今单州成武有上郜城,是其地也。”郜乃古国名,其地在今山东成武县东南北郜城,此以国为氏,系出姬姓。后或改为告氏,或改为浩氏。望出安定、京兆。
二、郜
郜姓分布:分布较广,约占全国汉族人口0.027%。尤以湖北、河南等省多此姓。二省郜姓约占全国汉族郜姓人口68%。
郜姓起源:系自姬姓。周文王之子封于郜(故城在今山东武城东南),谓之郜侯,子孙以国为氏。
郜姓名人:
郜延年,春秋时宋大夫。
郡望:京兆、安定。
其他姓氏
[ 郜 ]字的同音字 - [ gao ]
[ 郜 ]的同部首字 - [ 阝 ]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