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言霜学习网 - 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首页 > 百家姓

[ dōng ]

读音:dōng

拼音:dong

简繁:東

五笔:AII

五行:木

部外:暂无

五笔:AII

笔画:5画

吉凶:吉

仓颉:KD

结构:独体

郑码:HDKO

四角:40904

区位:2211

统一码:4E1C

异体字:東

英汉互译:east,eastern,eastward

笔顺:横、撇折、竖钩、撇、点

笔顺演示

王由三横一竖构成,三横代表天、地、人,一竖贯通天、地、人,这就是天、地、人都要归“王”管的不二哲学。上古时期夏、商、周三代的最高统治者被称为“王”。“王”作为姓氏即来源于“王”这个至尊之位;东周时期的姬晋为王姓始祖。

[ mén ]

读音:mén

拼音:men

简繁:門

五笔:UYHN

五行:暂无

部外:暂无

五笔:UYHN

笔画:3画

吉凶:吉

仓颉:LIS

结构:独体

郑码:TL

四角:37001

区位:3537

统一码:95E8

异体字:門,閅

英汉互译:gate,door,entrance,opening

笔顺:点、竖、横折钩

笔顺演示

王由三横一竖构成,三横代表天、地、人,一竖贯通天、地、人,这就是天、地、人都要归“王”管的不二哲学。上古时期夏、商、周三代的最高统治者被称为“王”。“王”作为姓氏即来源于“王”这个至尊之位;东周时期的姬晋为王姓始祖。

百家姓排名

时间排名时间排名时间排名
最新18042018年2014年
2013年2007年2006年
1995年1987年1982年
明朝元朝宋朝
北宋485

内容来源于:

起源

东门姓主要源自:姬姓。

东门:源出于姬姓,东门是中国汉族复姓。春秋时,鲁庄公有个儿子叫公子遂,字襄仲,在鲁国任大夫。因为他家住在鲁都曲阜城的东门旁边,所以邻人都称他为东门襄仲,意为住在东门的襄仲。当时的鲁国国君是鲁庄公,他有个宠姬叫敬嬴,是秦国人,同襄仲关系很好,襄仲就劝鲁文公立敬嬴所生的儿子公子倭为太子,却遭到大夫叔仲的反对。东门襄仲后来出使齐国,他私下要求齐侯支持倭继承鲁国君位。齐侯正想拉拢鲁国,就答应了。后来,鲁文公死了,襄仲在齐国的支持下杀死了文公正夫人所生的公子恶和公子视,立公子倭继位,是为鲁宣公。这样鲁国的国政就由东门襄仲执掌了。这时鲁国公族“三桓”孟孙氏(孟姓)、叔孙氏、季孙氏(季姓)开始扩张势力,威胁到鲁君的地位。襄仲是忠心竭力维护鲁君的地位的,多次企图铲除三桓势力,却没有成功,因此成了三桓的敌人。东门襄仲死后,他的儿子公孙归父继任了大夫。公元前591年,鲁宣公死了,季孙氏乘机谴责襄仲过去立宣公是“杀嫡立庶”,驱逐了公孙归父。公孙归父逃往齐国,遂以东门为氏,称东门归父,子孙亦袭焉。

单一渊源:

出自姬姓,为春秋时鲁国大夫公子遂之后,以祖号为氏。春秋时期,鲁庄公姬同(公元前693~前660年在位)有个儿子叫公子遂,字襄仲。在周襄王姬郑十九年(鲁釐公姬申二十六年,公元前633年)即已出任鲁国大夫,曾出使楚国。

到了鲁文公姬兴执政时期(公元前626~前609年),公子遂出任鲁国上大夫,当时他的府第就受赐在鲁国都城(今山东曲阜)的东门旁边,因此世人称其为“东门襄仲”。鲁文公第二夫人、宠姬叫敬嬴,她与东门襄仲的关系特别好,因此,东门襄仲在敬嬴的授意下,劝侄儿鲁文公册立敬嬴所生的儿子公子倭为太子,但遭到了上大夫叔仲惠伯(叔仲赤)的强烈反对。东门襄仲后来在周顷王姬壬臣七年(鲁文公十五年,齐懿公姜商人元年,公元前612年)出使齐国,他私下要求新即位的齐懿公支持公子倭继承鲁国君位。齐懿公正想拉拢控制鲁国,便爽快地答应了。

周顷王十年(鲁文公十八年,齐懿公四年,公元前609年),鲁文公逝世,于是东门襄仲就在齐昭公的支持下杀死了鲁文公正夫人所生的两个儿子公子恶和公子视,强行扶立公子倭为鲁国君主,是为鲁宣公。鲁宣公即位后改名姬馁,晋封东门襄仲执掌国政。当时,鲁国还有季孙氏、孟孙氏、叔孙氏三个贵族世家,皆为鲁桓公姬允(公元前711~前694年在位)的后裔,史称其为“三桓”。三桓各家一直都在鲁国扩张自己的势力,直接威胁到鲁国君主的统治地位,后来发展到驱逐鲁昭公、四分公室的地步,当时三桓中的季孙氏甚至用周天子的八佾舞于庭,孔子因此气愤的说:“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东门襄仲竭力维护鲁国君王正统,曾多次企图铲除三桓的势力,却都没有成功,反而因此与三桓成了死对头。周定王姬瑜六年(鲁宣公八年,公元前601年),东门襄仲逝世,他的儿子公孙归父继任鲁国上大夫。

周定王姬瑜十六年(鲁宣公十九年,公元前591年),鲁宣公去世,三桓中的季孙氏乘机谴责东门襄仲过去扶立鲁宣公是“杀嫡立庶”,便联合孟孙氏、叔孙氏其他两家势力驱逐了公孙归父,扶立姬黑肱为鲁国君主,是为鲁成公。公孙归父无奈,只好逃往齐国,齐顷公姜无野收留了他。后来以自己家族世居的东门作为自己的姓氏,以念前荣。在公孙归父的后裔子孙中,大多沿袭这个姓氏,称东门氏,后有省文简改为单姓东氏、门氏者,皆世代相传至今。

东门氏族人以及分衍的东氏、门氏族人,皆尊奉东门襄仲(公子遂、姬遂)为得姓始祖。

得姓始祖:

东门襄仲(公子遂、姬遂)。复姓“东门”源头在春秋时期的鲁国。春秋时鲁庄公的庶子公子遂,字襄仲,原为姬姓,因居于东门,号东门襄仲,其后代子孙因以祖上所居及祖号“东门”为氏,距今已有2500多年的历史,历史上,“东门”姓曾在济阳(今属山东省)形成望族。故东门氏的得姓始祖就是公子遂。

迁徙分布

东门氏复姓或是一个古老的汉族姓氏,但人口总数在中国大陆未列入百家姓前三百位,望族出济阳郡。东门姓在大陆和台湾没有列入百家姓前一百位。东门氏出自姬姓,以居住地命姓。春秋时,鲁庄公有个儿子叫公子遂,字襄仲,在鲁国任大夫。他家在鲁国都城曲阜的东门旁边,人称东门襄仲。当时鲁文公有个宠姬叫敬嬴,同襄仲的关系很好,襄仲就劝鲁文公立敬嬴所生的儿子倭为太子,但受到大夫叔仲的反对。襄仲后来 出使齐国,他私下要求齐侯支持倭继承鲁国君位。齐侯正想拉拢鲁国,便答应了。鲁文公死后,襄仲在齐国的支持下杀死了文公正夫人所生的公子恶何公子视,立倭为鲁宣公,由襄仲执掌国政。当时鲁国有季孙氏、孟孙氏、叔孙氏三个家族,称为“三桓”。三桓一直在扩张自己的势力,威胁到鲁君的地位。襄仲竭力维护鲁君,多次企图铲除三桓,却没有成功,因此同三桓成了死对头。襄仲死后,他的儿子公孙归父继任大夫。公元前591年,鲁宣公去世,季孙氏乘机谴责襄仲过去立宣公是“杀嫡立庶”,驱逐了公孙归父。公孙归父逃往齐国,后来以东门作为姓氏,其后子孙遂以东门命姓,称东门氏。望出济阳郡。晋惠帝时,将陈留郡之一部分置济阳郡,相当于现在兰考县一带地区。

如今,在河南省的信阳市光山县以及黑龙江省这两地,还有极其稀少数量的东门氏族人分布。

济阳郡:战国时期为魏国城邑,西汉时期改置为济阳县,治所在今河南省兰考县东北部。济阳县在唐朝初期并入冤句县。晋朝惠帝时将陈留郡的一部份划出来设置济阳郡,治所在济阳,其时辖地在今河南省兰考县、山东省东明县以及定陶县一带地区,距今河南省正阳县不远。晋惠帝后来将陈留郡的一部份划出来设置济阳郡,治所在济阳,辖地在今河南省兰考县、山东省东明、定陶两县一带地区,距今河南省德正阳县不远。东晋后期晋室南渡后,济阳郡被废黜。

开封府:古称大梁、梁、汴,又称汴梁,简称汴,河南省辖市,中国七大古都之一,国务院首批命名的历史文化名城。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开封素以物华天宝、人杰地灵而著称,其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不但对中原地区而且对全国曾产生过巨大的影响。远在新石器时代早期开封一带就有人类活动。夏王朝(公元前二十一~前十六世纪),第七世帝杼迁都于老丘(今开封老丘),直至第十二世胤,历经六世约一百五十七年。春秋时期(公元前743~前701年),郑庄公在开封城南朱仙镇古城村筑“启封”城。战国时期(丁巳,公元前364年),魏惠王从山西安邑迁都今开封市所在地,时称大梁。秦王政二十五年(丙子,公元前225年),秦始皇灭魏国,置砀郡,立浚仪(大梁)、启封两县。汉朝景帝元年(乙酉,公元前156年),因避汉景帝刘启之讳,改启封县为开封县。南北朝时期,东魏在开封设置梁州。北周灭北齐后改梁州为汴州。唐延和元年(壬子,公元712年),开封县治移置汴州城内与浚仪县同廓。唐天佑四年(丁卯,公元907年),后梁政权建都开封,升汴州为开封府,号称东都。后晋、后汉、后周相继建都开封。(戊戌,公元938年)称开封为东京。后周显德七年(庚申,公元960年),后周禁军大将赵匡胤发动陈桥兵变,定都开封,建立北宋王朝,开封升为府。北宋时期开封人口曾达一百五十万,不仅是国内经济、政治、文化中心,而且是“万国咸通”的国际大都市。宋靖康元年(丙午,公元1126年)金国攻陷开封,改开封为汴京。金贞佑二年(甲戌,公元1214年),金国迁都开封。元朝至元二十八年(辛卯,公元1291年)设河南江北行中书省于开封。明朝洪武十一年(戊午,公元1378年),朱元璋封第五子朱棣为周王驻藩开封。明朝时期,开封经济繁荣,号称“八省通衢”、“势若两京”。明崇祯十五年(壬午,公元1642年),李自成攻打开封,明军扒开黄河进行防御,开封城遭道严重破坏,城中原三十七万人口仅剩三万余人。清朝时期设开封府,清朝末期开封辟为商埠,民族资本工业兴起,先后创办了机械、兵器、面粉、火柴、烟草等工厂。民国期间,开封为河南省会。民国三十七年(戊子,公元1948年)10月24日开封被人民解放军解放,11月6日成立开封特别市人民民主市政府,12月23日改称开封市人民民主政府。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初期,开封市成为河南省会;1954年10月河南省会迁往郑州,开封改为省直辖市。1982年,开封市被国务院首批命名为“历史文化名城”。

济阳堂:以望立堂。

开封堂:以望立堂。

一、东门(東門)dōng mén

罕见复姓。《郑通志·氏族略》收载。其注云:“姬姓,鲁庄公子公子遂字襄仲,居东门,号东门襄仲,因氏焉。”此当以地为氏。

二、东门(東門)

东门姓分布:河南光山有此姓。

东门姓起源:

1、春秋时鲁庄公之子公子遂,字襄仲,居鲁东门,号东门襄仲,因以为氏。

2、春秋时齐公族有东门氏,见《路史》。

东门姓名人:

东门云,汉时荆州刺史。东门道顺,南北朝时宋国开府仪同三司沈攸之部将。

郡望:济阳。

历史名人

东门姓古代名人

东门京西汉,经学家。善相马,与东汉时的将军马援分别向皇帝进献过“名马式一铜马法”用以铸造铜马。这一铜马模型相当于近代马匹外形学的良马标准型。汉武帝诏令立铜马于鲁班门外,改鲁班门名为金马门。

东门云汉朝,经学家,学公羊春秋经,官至荆州刺史、文东平太傅,有惠政。曾将《公羊春秋》授给琅琊王,徒众尤盛。

东门襄仲春秋,东门氏的得姓始祖。鲁国大夫,原姓姬,鲁庄公的儿子,名公子遂,字襄仲,其家住曲阜城东门边,号东门襄仲。曾出使齐国求得支持,立鲁宣公为帝。

东门归父春秋,原名公孙归父,字子家,东门襄仲之子,也是鲁国大夫,欲除去三桓大夫,扩张公室,以鲁宣公死而全家遭三桓驱逐,逃到齐国。遂以父号“东门”为姓,改名东门归父。

郡望

济阳郡:战国时期为魏国城邑,西汉时期改置为济阳县,治所在今河南省兰考县东北部。济阳县在唐朝初期并入冤句县。晋朝惠帝时将陈留郡的一部份划出来设置济阳郡,治所在济阳,其时辖地在今河南省兰考县、山东省东明县以及定陶县一带地区,距今河南省正阳县不远。晋惠帝后来将陈留郡的一部份划出来设置济阳郡,治所在济阳,辖地在今河南省兰考县、山东省东明、定陶两县一带地区,距今河南省德正阳县不远。东晋后期晋室南渡后,济阳郡被废黜。

开封府:古称大梁、梁、汴,又称汴梁,简称汴,河南省辖市,中国七大古都之一,国务院首批命名的历史文化名城。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开封素以物华天宝、人杰地灵而著称,其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不但对中原地区而且对全国曾产生过巨大的影响。远在新石器时代早期开封一带就有人类活动。夏王朝(公元前二十一~前十六世纪),第七世帝杼迁都于老丘(今开封老丘),直至第十二世胤,历经六世约一百五十七年。春秋时期(公元前743~前701年),郑庄公在开封城南朱仙镇古城村筑“启封”城。战国时期(丁巳,公元前364年),魏惠王从山西安邑迁都今开封市所在地,时称大梁。秦王政二十五年(丙子,公元前225年),秦始皇灭魏国,置砀郡,立浚仪(大梁)、启封两县。汉朝景帝元年(乙酉,公元前156年),因避汉景帝刘启之讳,改启封县为开封县。南北朝时期,东魏在开封设置梁州。北周灭北齐后改梁州为汴州。唐延和元年(壬子,公元712年),开封县治移置汴州城内与浚仪县同廓。唐天佑四年(丁卯,公元907年),后梁政权建都开封,升汴州为开封府,号称东都。后晋、后汉、后周相继建都开封。(戊戌,公元938年)称开封为东京。后周显德七年(庚申,公元960年),后周禁军大将赵匡胤发动陈桥兵变,定都开封,建立北宋王朝,开封升为府。北宋时期开封人口曾达一百五十万,不仅是国内经济、政治、文化中心,而且是“万国咸通”的国际大都市。宋靖康元年(丙午,公元1126年)金国攻陷开封,改开封为汴京。金贞佑二年(甲戌,公元1214年),金国迁都开封。元朝至元二十八年(辛卯,公元1291年)设河南江北行中书省于开封。明朝洪武十一年(戊午,公元1378年),朱元璋封第五子朱棣为周王驻藩开封。明朝时期,开封经济繁荣,号称“八省通衢”、“势若两京”。明崇祯十五年(壬午,公元1642年),李自成攻打开封,明军扒开黄河进行防御,开封城遭道严重破坏,城中原三十七万人口仅剩三万余人。清朝时期设开封府,清朝末期开封辟为商埠,民族资本工业兴起,先后创办了机械、兵器、面粉、火柴、烟草等工厂。民国期间,开封为河南省会。民国三十七年(戊子,公元1948年)10月24日开封被人民解放军解放,11月6日成立开封特别市人民民主市政府,12月23日改称开封市人民民主政府。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初期,开封市成为河南省会;1954年10月河南省会迁往郑州,开封改为省直辖市。1982年,开封市被国务院首批命名为“历史文化名城”。

济阳堂:以望立堂。

开封堂:以望立堂。

一、东门(東門)dōng mén

罕见复姓。《郑通志·氏族略》收载。其注云:“姬姓,鲁庄公子公子遂字襄仲,居东门,号东门襄仲,因氏焉。”此当以地为氏。

二、东门(東門)

东门姓分布:河南光山有此姓。

东门姓起源:

1、春秋时鲁庄公之子公子遂,字襄仲,居鲁东门,号东门襄仲,因以为氏。

2、春秋时齐公族有东门氏,见《路史》。

东门姓名人:

东门云,汉时荆州刺史。东门道顺,南北朝时宋国开府仪同三司沈攸之部将。

郡望:济阳。

姓氏源流

一、东门(東門)dōng mén

罕见复姓。《郑通志·氏族略》收载。其注云:“姬姓,鲁庄公子公子遂字襄仲,居东门,号东门襄仲,因氏焉。”此当以地为氏。

二、东门(東門)

东门姓分布:河南光山有此姓。

东门姓起源:

1、春秋时鲁庄公之子公子遂,字襄仲,居鲁东门,号东门襄仲,因以为氏。

2、春秋时齐公族有东门氏,见《路史》。

东门姓名人:

东门云,汉时荆州刺史。东门道顺,南北朝时宋国开府仪同三司沈攸之部将。

郡望:济阳。

堂号

济阳郡:战国时期为魏国城邑,西汉时期改置为济阳县,治所在今河南省兰考县东北部。济阳县在唐朝初期并入冤句县。晋朝惠帝时将陈留郡的一部份划出来设置济阳郡,治所在济阳,其时辖地在今河南省兰考县、山东省东明县以及定陶县一带地区,距今河南省正阳县不远。晋惠帝后来将陈留郡的一部份划出来设置济阳郡,治所在济阳,辖地在今河南省兰考县、山东省东明、定陶两县一带地区,距今河南省德正阳县不远。东晋后期晋室南渡后,济阳郡被废黜。

开封府:古称大梁、梁、汴,又称汴梁,简称汴,河南省辖市,中国七大古都之一,国务院首批命名的历史文化名城。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开封素以物华天宝、人杰地灵而著称,其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不但对中原地区而且对全国曾产生过巨大的影响。远在新石器时代早期开封一带就有人类活动。夏王朝(公元前二十一~前十六世纪),第七世帝杼迁都于老丘(今开封老丘),直至第十二世胤,历经六世约一百五十七年。春秋时期(公元前743~前701年),郑庄公在开封城南朱仙镇古城村筑“启封”城。战国时期(丁巳,公元前364年),魏惠王从山西安邑迁都今开封市所在地,时称大梁。秦王政二十五年(丙子,公元前225年),秦始皇灭魏国,置砀郡,立浚仪(大梁)、启封两县。汉朝景帝元年(乙酉,公元前156年),因避汉景帝刘启之讳,改启封县为开封县。南北朝时期,东魏在开封设置梁州。北周灭北齐后改梁州为汴州。唐延和元年(壬子,公元712年),开封县治移置汴州城内与浚仪县同廓。唐天佑四年(丁卯,公元907年),后梁政权建都开封,升汴州为开封府,号称东都。后晋、后汉、后周相继建都开封。(戊戌,公元938年)称开封为东京。后周显德七年(庚申,公元960年),后周禁军大将赵匡胤发动陈桥兵变,定都开封,建立北宋王朝,开封升为府。北宋时期开封人口曾达一百五十万,不仅是国内经济、政治、文化中心,而且是“万国咸通”的国际大都市。宋靖康元年(丙午,公元1126年)金国攻陷开封,改开封为汴京。金贞佑二年(甲戌,公元1214年),金国迁都开封。元朝至元二十八年(辛卯,公元1291年)设河南江北行中书省于开封。明朝洪武十一年(戊午,公元1378年),朱元璋封第五子朱棣为周王驻藩开封。明朝时期,开封经济繁荣,号称“八省通衢”、“势若两京”。明崇祯十五年(壬午,公元1642年),李自成攻打开封,明军扒开黄河进行防御,开封城遭道严重破坏,城中原三十七万人口仅剩三万余人。清朝时期设开封府,清朝末期开封辟为商埠,民族资本工业兴起,先后创办了机械、兵器、面粉、火柴、烟草等工厂。民国期间,开封为河南省会。民国三十七年(戊子,公元1948年)10月24日开封被人民解放军解放,11月6日成立开封特别市人民民主市政府,12月23日改称开封市人民民主政府。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初期,开封市成为河南省会;1954年10月河南省会迁往郑州,开封改为省直辖市。1982年,开封市被国务院首批命名为“历史文化名城”。

济阳堂:以望立堂。

开封堂:以望立堂。

一、东门(東門)dōng mén

罕见复姓。《郑通志·氏族略》收载。其注云:“姬姓,鲁庄公子公子遂字襄仲,居东门,号东门襄仲,因氏焉。”此当以地为氏。

二、东门(東門)

东门姓分布:河南光山有此姓。

东门姓起源:

1、春秋时鲁庄公之子公子遂,字襄仲,居鲁东门,号东门襄仲,因以为氏。

2、春秋时齐公族有东门氏,见《路史》。

东门姓名人:

东门云,汉时荆州刺史。东门道顺,南北朝时宋国开府仪同三司沈攸之部将。

郡望:济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