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言霜学习网 - 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首页 > 百家姓

[ chì ]

读音:chì

拼音:chi

简繁:赤

五笔:FOU

五行:金

部外:暂无

五笔:FOU

笔画:7画

吉凶:吉

仓颉:GLNC

结构:上下

郑码:BNO

四角:40231

区位:1964

统一码:8D64

异体字:灻,烾,?,?,?

英汉互译:red,communist,'red',bare

笔顺:横、竖、横、撇、竖钩、撇、点

笔顺演示

王由三横一竖构成,三横代表天、地、人,一竖贯通天、地、人,这就是天、地、人都要归“王”管的不二哲学。上古时期夏、商、周三代的最高统治者被称为“王”。“王”作为姓氏即来源于“王”这个至尊之位;东周时期的姬晋为王姓始祖。

百家姓排名

时间排名时间排名时间排名
最新7932018年2014年
2013年2007年2006年493
1995年1987年1982年
明朝元朝宋朝
北宋

内容来源于:

起源

赤姓主要源自:姬姓、子姓。

赤姓起源一

源于姬姓,出自黄帝曾孙帝喾之子契,属于以帝王赐姓为氏。据史籍《山海经》记载:帝颛顼从姜姓东夷少昊的手中夺取了部落联盟的领导权后,统一中原,历史进入炎黄时代,普天之下莫非王土,古汉语成为炎黄部落联盟的通用语,中华古象形图腾由凤变为龙,甲骨汉字记述了华夏文明史。传说,后来黄帝的曾孙帝喾与女简一见钟情,生下了契,舜帝十分高兴,赐契为子氏,又称紫氏、赤氏,成为后世殷商的祖先。赤,是远古时期原始农业刀耕火种的表征,即大火燃烧后土地的颜色,称赤色。后世建筑行业以干窑烧制法生产的建筑用砖,俗称红砖,其实就是赤色砖,今人可以从其“红砖”上了解真正的赤色。传说,在虞舜二十年(公元前2260年待考),舜帝指派当时的司徒即大禹去治水,同时也派契、后稷两人协助大禹;十三年后,大禹总算治理了水患。舜帝很高兴,便封契于商邑(今陜西商县),并任命契为六卿之一的司徒,主管土地和民众教育。契在自己的封地中,采用后稷的建议,以火耕之法开发农业,使商地的经济迅速发展起来,国力也迅速增长,因此后人称契为“赤氏”。在契去世后,由其子昭明继位,继续治理商。

在契的后裔子孙中,有沿袭先祖名号称赤氏者,世代相传至今,是十分古老的姓氏之一,该支赤氏读音作zǐ(ㄗˇ)。

赤姓起源二

源于子姓,出自殷商第二十七代君主帝乙之子子期的封地郝乡,属于避难改姓为氏。相传,契为商的始祖。他曾助禹治水有功,被舜任为司徒,掌管教化,居于商(今河南商丘)。相传其母因吞玄鸟(燕)卵而生下他,故被赐姓子。商族后来不断的壮大,终于在契的十四代孙汤的领导下,推翻了夏桀的统治,建立了殷氏为王的商朝。殷商在第二十七代帝王帝乙即位时,将他的儿子子期封于太原郝乡(今山西太原),其后子孙也以地为氏,称郝氏。一说郝乡在今陕西西矮附近,史称郝氏正宗。至于郝氏的得姓,是在公元前十一世纪商朝被周朝灭亡之后,按当时的习惯,子期的后裔有的便以地名为氏称郝氏,是为山西、陕西郝氏。

战国中期的周安王姬骄二十六年(晋静公姬俱酒二年,韩哀侯二年,赵敬侯赵章十一年,魏武侯魏击二十一年,公元前376年),赵、韩、魏三家彻底瓜分剩余的晋国土地时,郝氏家族为躲避祸乱,将“郝”字去“邑”改为“赤”字,称赤氏,世代相传至今,姓氏读音作chí(ㄔˊ)。

赤姓起源三

源于彝族,出自元、明时期彝族“塞赤氏”和“赤氏”两个古老的大家族世系,属于汉化改姓为氏。火,是彝族追求光明的象征,是彝族崇尚的自然神之一。在彝族地区,最隆重的节日就是火把节,火把节多在每年农历的6月24~25日举行,到夜晚,人们点上红彤彤的火把,火把行列从村头照到田野,人们围着熊熊燃烧的火堆,尽情歌舞,“打歌”、“阿细跳月”、“打跳”、“大三弦”、“罗作舞”、“朵洛荷”等欢快的集体舞在这三天都会大展风采。由于古彝族人崇奉火把,由此产生了“塞赤氏”和“赤氏”两个古老的大家族世系。实际上,彝族在历史上原来没有姓氏,实行的是父子连名制,由父名和子名顺推相连,父亲名字的最后一个字,作为儿子名字的第一个字,十代为一轮。“塞赤氏”和“赤氏”,是彝族的两各原始部落名称,本非姓氏,彝族人开始使用汉姓是在明朝洪武年间,明太祖朱元璋赐水西宣慰使霭翠为“安”氏,赐宁州彝族土司为“禄”氏,因此其他土司及土司以下阶层的人相继攀附安、禄等姓氏。如乌撒土司为安氏,乌蒙、东川土司为禄氏。故而至今在彝族中安、禄等姓氏人家比较多。不过,芒部彝族土司的“陇”氏来历,还有待进一步考证。

除封建帝王赐姓以外,彝族使用的汉姓主要有以下几种来源:

一,是地方汉族官员认为彝人“家无姓名”,不便管理户籍和征收赋税等事务,遂以“百家姓首八字”分别给予姓氏。

二,是由氏族图腾汉化而来。

三,是彝、汉杂居相处,为便于交往,便假托邻里的汉姓。所以,彝族的汉姓总是与当地汉族姓氏大多数相同。

四,是彝族妇女与汉族或其他民族通婚所生子女,多数是族别从母姓氏从父。

彝族塞赤氏和赤氏两个世系后来多在元、明时期的改土归流运动中流改为汉姓赤氏,世代相传至今,姓氏读音作chí(ㄔˊ)。

赤姓起源四

源于蒙古族,出自清朝时期蒙古族赤穆特氏部落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据史籍《清朝通志·氏族略·蒙古八旗姓》记载:蒙古族赤穆特氏,亦称崔珠克氏,世居察哈尔(今河北张家口一带,包括河北、内蒙乌兰察布盟、锡林郭勒盟一部、山西部分地区),后有满族引为姓氏者,满语为Cuijuk Hala。

清朝中叶以后,蒙古族、满族赤穆特氏多冠汉姓为赤氏、崔氏、刘氏、持氏等。

赤姓起源五

源于满族,出自清朝时期满族赤佳氏部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据史籍《皇朝通志·氏族略·满洲八旗姓》记载:满族赤佳氏,亦称持嘉氏、迟佳氏、持佳氏、石佳氏、实嘉氏,满语为C’ygiya Hala或Sigiya Hala,源出唐朝末期女真“通用三十姓”之一的赤盏氏,在金国时期为女真石盏氏,以姓为氏,如著名的金国尚书右丞赤盏·尉忻、参知政事石盏·女鲁欢等,皆出该氏族,世居哈达(今辽宁西丰小清河流域)、叶赫(今吉林梨树叶赫乡南部)、乌苏河(今吉林梨树)等地,是满族最古老的姓氏之一,后有锡伯族引为姓氏者。

清朝中叶以后,满族、锡伯族赤佳氏多冠汉姓为迟氏、张氏、池氏、石氏、赤氏等。

得姓始祖

契、子期。

今陕西省的西安市临潼区,河北省的保定市安新县、定兴县,北京市,河南省的泌阳市、西峡县、南阳市,山西省的太原市五寨县、大同市,加拿大等地,均有赤氏族人分布。

太原府:亦称太原郡。战国时期秦国庄襄王四年(乙卯,公元前246年)置郡,治所在晋阳(今山西太原),其时辖地在今山西省五台山和管涔山南部一带、霍山北部一带地区。北魏时期辖地在今山西省阳曲县、交城市、平遥市、和顺县之间的晋中一带地区。隋朝时期改晋阳为太原,又另设晋阳,与太原同城。唐太原府洽亦在此地。宋太宗太平兴国中期(庚辰,公元980年)改并州为太原府,移治阳曲(今山西太原)。以后宋朝、金国的河东路、河东北路,明、清两朝以来皆为府。民国时期改为市,成为山西省会所在,一直沿用至今。

京兆:亦称京兆郡、京兆尹,实际上“京兆”不是一个郡,而是中央政府所在的地域行政大区称谓,“尹”为其太守。西汉太初元年(丁丑,公元前104年)改右内史置京兆尹,为三辅之一,治所在长安(今陕西西安)。三国曹魏文帝黄初元年(庚子,公元220年)改京兆尹为京兆郡,治所在长安(今陕西西安),其时辖地在今陕西秦岭以北、西安市以东、渭河以南至华县一带。曹魏黄初二年(辛丑,公元221年)封皇子礼为秦公,以京兆郡为秦国,曹魏黄初三年又改名为京兆国。魏明帝青龙三年(乙卯,公元235年)封皇子洵为秦王,改京兆国为秦国。齐王(曹芳)正始五年(甲子,公元244年)改为京兆郡,今西安,下属五县,除周至、户县外,均在辖区内。西晋时仍置京兆郡于长安,辖区较三国魏时缩小。十六国至南北朝时期前赵、前秦和后秦、西魏、北周相继建都长安(后秦称常安),均在此设置京兆郡(或尹)。隋、唐两朝均都长安,另建新城。隋朝时期称大兴城。唐高宗永徽四年(癸丑,公元653年)改名长安城,在长安城周围的京畿地区,以雍州为京兆府,置京兆尹。以上称京兆者,均指京师及其附近地区。隋、唐两朝均设京兆尹(郡、府)或雍州,作为郡级建制以统长安、大兴(唐改为万年)等二十余县。唐朝以后,长安城不复为都,发展受到一定影响,但仍不失为一个重要的地方性都会。金、元两朝在陕西置京兆府(路),此“京兆”与建都之地无关,其时辖地在今陕西秦岭以北、西安市以东、渭河以南、华阴以西一带地区。北洋政府改顺天府为京兆地方,府尹为京兆尹,符合金朝以前“京兆”之意。民国政府成立时废黜“京兆”之称。

朱提郡:夏、商时期朱提郡属梁州地境。周王朝时期时称窦地甸、大雄甸。春秋时期称靡莫部。秦朝时期为蜀郡地。西汉建元六年(丙午,公元前135年),汉武帝在今四川省南部和云南省东北部设置了犍为郡,领十二县,其中今云南昭通地区境内就有朱提、南广、堂琅三县。当时的朱提县辖今昭通、鲁甸、大关、盐津、绥江、水城范围;南广县境域包括今彝、镇、威及四川高县、珙县、筠连、兴文等县;堂琅县辖今巧家及会泽、东川。汉元封二年(壬申,公元前109年),在犍为郡南部设都尉,称犍为南部都尉,辖五县:朱提、南广、堂琅、汉阳(今贵州威宁、水城、云南宣威一带)。东汉安帝永初元年(甲戌,公元前107年),分犍为南部设犍为属国都尉,领朱提、汉阳两县。原堂琅县并入朱提县,县并入汉阳县。南广县仍属犍为郡。犍为属国境域为今昭通、鲁甸、巧家、永善、彝良、大关以及东川市、曲靖市会泽、宣威,贵州省威宁、赫章及水城北部一带。汉献帝建安二十年(乙未,公元215年),改犍为属国为朱提郡。辖朱提、汉阳、南广(今盐津)、堂琅、南昌县(今云南镇雄、威信、赫章一带)。三国蜀汉延熙元年(戊午,公元238年),从朱提郡中划出部分境域,即今镇雄、盐津、威信、四川省珙县、兴文、贵州省赫章、水城一带设立南广郡。西晋建武元年(甲子,公元304年),改南广郡为县。晋永嘉五年(辛未,公元311年)农历5月复置南广郡。辖南广、南昌县。晋太宁二年(甲申,公元324年)撤销了南广郡。西晋时期,朱提郡辖朱提(今昭通、鲁甸、永善)、堂琅(今巧家、会泽、东川区)、临利(彝良)、汉阳(贵州威宁、赫章)、南秦(今云南镇雄、威信、贵州省毕节)。东晋咸和八年(癸巳,公元333年),复置南广郡,辖南广(盐津、镇雄、威信)、常迁、晋昌、新兴(后三县在今大关、盐津、绥江、四川、筠连一带)。南北朝南齐时期,分置南、北、东朱提三郡。南朱提辖朱提、汉阳、堂琅、南秦;北朱提辖河阳(今永善、绥江)、义城;东朱提辖今贵州省水城、毕节、赫章、威宁。北周武帝保定二年(丙午,公元526年),在南宁州东北部分置恭州,辖今昭通市东川区和曲靖市会泽县。隋朝文帝开皇四年(甲辰,公元584年),设恭州、协州。恭州辖今永善、昭通、鲁甸、巧家、会泽、东川;协州辖今云南镇雄、彝良及贵州威宁。隋开皇六年(丙午,公元586年),在戎州(今四川宜宾)置开边县、治地包括今水城、绥江、盐津。隋炀帝大业三年(丁卯,公元607年),废恭州、协州,复置朱提郡。唐朝武德元年(戊寅,公元618年),复设恭州、协州,设靖州,其时辖地包括今云南的大关、彝良、贵州省的威宁、毕节。唐武德八年(乙酉,公元625年),改恭州为曲州,辖朱提、唐兴二县。朱提县即今昭通、鲁甸;唐兴县即今巧家、会泽、东川区。元朝至元十三年(丙子,公元1276年)立乌撒路、乌蒙路。元至元十五年(戊寅,公元1278年)改称军民总管府。元至元二十五年(戊子,公元1288年)升为乌撒乌蒙宣慰司兼军万户,领乌撒路、乌蒙路。东川路、芒部部,隶四川行省。明朝洪武十四年(辛酉,公元1381年)改隶云南、明洪武十六年(癸亥,公元1383年)乌蒙、东川、芒部府升力军民府,明嘉靖五年(丙戌,公元1526年)改芒部军民府为镇雄军民府。清雍正五年(丁未,公元1727年)改土归流,降镇雄州为镇雄直隶州,乌蒙府、东川府仍旧;从四川划隶云南。清雍正九年(辛亥,公元1731年),改乌蒙府为昭通府,置恩安县附郭。民国初年(壬子,公元1912年)废府存县。民国三十二年(癸未,公元1943年),设昭通行政督察专员公署,辖昭通、巧家、鲁甸、永善、绥江、盐律、大夫、彝良、威信十县。民国三十四~三十五年(公元1945~1946年),曾在鲁甸县龙头山地段设立朱提乡、乐马乡、龙溪镇。民国三十六年(丁亥,公元1947年)会泽县划入。民国三十七年农历8月6日(戊子,公元1948年9月11日),当地政府曾立碑一块,铭曰:“朱提乡购买中心小学校舍碑记。”1950年昭通解放,设专员公署,后改昭通地区行政公署。1958年会泽县划出。1981年新设水富县。

建宁郡:亦称益州郡、五尺道、味县、宁州、即曲靖市。曲靖在历史上一直是云南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之一。秦、汉时期的“五尺道”是最早开辟出的云南”内引外联“之通道,秦朝时期设益州郡。西汉五朝时期己在曲靖设置味县。汉武帝派张骞出使西域,他派人入南荒,始知秦拓五尺道至西洱河而止于洱河口。张骞表奏汉武帝,以甸为滇,称西洱河为滇池,始于此。时庄有后人张仁果,为人忠厚,性慈,知其贤,立仁果为白王,以白崖(今弥渡红岩)为都。后传六王,改国号为建宁,迁都澄江(今祥云、宾川二县境)。至汉朝,位为大鬼主雍夺。三国时期的蜀汉建兴三年(乙巳,公元225年),蜀汉丞相诸葛亮南征,“七擒孟获”,杀雍,封龙佑那为建宁王,赐姓张,立铁柱于建宁城,并立碑标记,并在蜀汉建兴三年秋改改益州郡为建宁郡,移治至味县(今云南曲靖)。西晋王朝时期设为宁州,曲靖成为全国十九个州之一,其时辖地在今祥云、宾川县境内。之后的五百年内,曲靖一直是云南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设曲靖地区行政公署。1997年撤地设市。

太原堂:以望立堂。

京兆堂:以望立堂。

朱提堂:以望立堂。

建宁堂:以望立堂。

一、chì

现行较罕见姓氏。今河北之景县、蔚县,山东之东平,山西之太原、大同、阳泉,陕西之韩城,广东之新会等地有分布。《郑通志》、《续通志》之《氏族略》亦俱收载,归入声部。其源不一:

1、《姓氏考略》注云:“神农臣有赤冀;颛顼时有赤诵,即赤民;黄帝时有赤将子舆,即缴父。赤姓始此。望出河东。”

2、郑樵注引《风俗通》云:“帝喾师赤松子之后。见《神仙传》。”

二、

赤姓分布:云南泸西、山东新泰、安徽淮南、北京、内蒙古扎赉特旗等地均有此姓。

赤姓起源:

1、赤奋为炎帝诸侯,其后有赤氏,见《国名纪》。神农(即炎帝)之臣有赤冀,作杵臼,即赤奋若,赤氏或为赤奋氏所改。

2、赤松为炎帝诸侯,其后有赤氏,见《国名纪》。一说,帝喾之师赤松子之后有赤氏。又说,赤松子即赤诵,为颛顼之师。作赤民,似误。

3、相传黄帝时有赤将子舆,即缴父,赤姓始此。

4、明时广西府弥勒州土知州为赤氏,系彝族。

赤姓名人:

赤歇,北魏时将军。赤从周,明时山西曲沃人,正统中贡士,任山东汶上县丞。

郡望:河东。

历史名人

郡望

太原府:亦称太原郡。战国时期秦国庄襄王四年(乙卯,公元前246年)置郡,治所在晋阳(今山西太原),其时辖地在今山西省五台山和管涔山南部一带、霍山北部一带地区。北魏时期辖地在今山西省阳曲县、交城市、平遥市、和顺县之间的晋中一带地区。隋朝时期改晋阳为太原,又另设晋阳,与太原同城。唐太原府洽亦在此地。宋太宗太平兴国中期(庚辰,公元980年)改并州为太原府,移治阳曲(今山西太原)。以后宋朝、金国的河东路、河东北路,明、清两朝以来皆为府。民国时期改为市,成为山西省会所在,一直沿用至今。

京兆:亦称京兆郡、京兆尹,实际上“京兆”不是一个郡,而是中央政府所在的地域行政大区称谓,“尹”为其太守。西汉太初元年(丁丑,公元前104年)改右内史置京兆尹,为三辅之一,治所在长安(今陕西西安)。三国曹魏文帝黄初元年(庚子,公元220年)改京兆尹为京兆郡,治所在长安(今陕西西安),其时辖地在今陕西秦岭以北、西安市以东、渭河以南至华县一带。曹魏黄初二年(辛丑,公元221年)封皇子礼为秦公,以京兆郡为秦国,曹魏黄初三年又改名为京兆国。魏明帝青龙三年(乙卯,公元235年)封皇子洵为秦王,改京兆国为秦国。齐王(曹芳)正始五年(甲子,公元244年)改为京兆郡,今西安,下属五县,除周至、户县外,均在辖区内。西晋时仍置京兆郡于长安,辖区较三国魏时缩小。十六国至南北朝时期前赵、前秦和后秦、西魏、北周相继建都长安(后秦称常安),均在此设置京兆郡(或尹)。隋、唐两朝均都长安,另建新城。隋朝时期称大兴城。唐高宗永徽四年(癸丑,公元653年)改名长安城,在长安城周围的京畿地区,以雍州为京兆府,置京兆尹。以上称京兆者,均指京师及其附近地区。隋、唐两朝均设京兆尹(郡、府)或雍州,作为郡级建制以统长安、大兴(唐改为万年)等二十余县。唐朝以后,长安城不复为都,发展受到一定影响,但仍不失为一个重要的地方性都会。金、元两朝在陕西置京兆府(路),此“京兆”与建都之地无关,其时辖地在今陕西秦岭以北、西安市以东、渭河以南、华阴以西一带地区。北洋政府改顺天府为京兆地方,府尹为京兆尹,符合金朝以前“京兆”之意。民国政府成立时废黜“京兆”之称。

朱提郡:夏、商时期朱提郡属梁州地境。周王朝时期时称窦地甸、大雄甸。春秋时期称靡莫部。秦朝时期为蜀郡地。西汉建元六年(丙午,公元前135年),汉武帝在今四川省南部和云南省东北部设置了犍为郡,领十二县,其中今云南昭通地区境内就有朱提、南广、堂琅三县。当时的朱提县辖今昭通、鲁甸、大关、盐津、绥江、水城范围;南广县境域包括今彝、镇、威及四川高县、珙县、筠连、兴文等县;堂琅县辖今巧家及会泽、东川。汉元封二年(壬申,公元前109年),在犍为郡南部设都尉,称犍为南部都尉,辖五县:朱提、南广、堂琅、汉阳(今贵州威宁、水城、云南宣威一带)。东汉安帝永初元年(甲戌,公元前107年),分犍为南部设犍为属国都尉,领朱提、汉阳两县。原堂琅县并入朱提县,县并入汉阳县。南广县仍属犍为郡。犍为属国境域为今昭通、鲁甸、巧家、永善、彝良、大关以及东川市、曲靖市会泽、宣威,贵州省威宁、赫章及水城北部一带。汉献帝建安二十年(乙未,公元215年),改犍为属国为朱提郡。辖朱提、汉阳、南广(今盐津)、堂琅、南昌县(今云南镇雄、威信、赫章一带)。三国蜀汉延熙元年(戊午,公元238年),从朱提郡中划出部分境域,即今镇雄、盐津、威信、四川省珙县、兴文、贵州省赫章、水城一带设立南广郡。西晋建武元年(甲子,公元304年),改南广郡为县。晋永嘉五年(辛未,公元311年)农历5月复置南广郡。辖南广、南昌县。晋太宁二年(甲申,公元324年)撤销了南广郡。西晋时期,朱提郡辖朱提(今昭通、鲁甸、永善)、堂琅(今巧家、会泽、东川区)、临利(彝良)、汉阳(贵州威宁、赫章)、南秦(今云南镇雄、威信、贵州省毕节)。东晋咸和八年(癸巳,公元333年),复置南广郡,辖南广(盐津、镇雄、威信)、常迁、晋昌、新兴(后三县在今大关、盐津、绥江、四川、筠连一带)。南北朝南齐时期,分置南、北、东朱提三郡。南朱提辖朱提、汉阳、堂琅、南秦;北朱提辖河阳(今永善、绥江)、义城;东朱提辖今贵州省水城、毕节、赫章、威宁。北周武帝保定二年(丙午,公元526年),在南宁州东北部分置恭州,辖今昭通市东川区和曲靖市会泽县。隋朝文帝开皇四年(甲辰,公元584年),设恭州、协州。恭州辖今永善、昭通、鲁甸、巧家、会泽、东川;协州辖今云南镇雄、彝良及贵州威宁。隋开皇六年(丙午,公元586年),在戎州(今四川宜宾)置开边县、治地包括今水城、绥江、盐津。隋炀帝大业三年(丁卯,公元607年),废恭州、协州,复置朱提郡。唐朝武德元年(戊寅,公元618年),复设恭州、协州,设靖州,其时辖地包括今云南的大关、彝良、贵州省的威宁、毕节。唐武德八年(乙酉,公元625年),改恭州为曲州,辖朱提、唐兴二县。朱提县即今昭通、鲁甸;唐兴县即今巧家、会泽、东川区。元朝至元十三年(丙子,公元1276年)立乌撒路、乌蒙路。元至元十五年(戊寅,公元1278年)改称军民总管府。元至元二十五年(戊子,公元1288年)升为乌撒乌蒙宣慰司兼军万户,领乌撒路、乌蒙路。东川路、芒部部,隶四川行省。明朝洪武十四年(辛酉,公元1381年)改隶云南、明洪武十六年(癸亥,公元1383年)乌蒙、东川、芒部府升力军民府,明嘉靖五年(丙戌,公元1526年)改芒部军民府为镇雄军民府。清雍正五年(丁未,公元1727年)改土归流,降镇雄州为镇雄直隶州,乌蒙府、东川府仍旧;从四川划隶云南。清雍正九年(辛亥,公元1731年),改乌蒙府为昭通府,置恩安县附郭。民国初年(壬子,公元1912年)废府存县。民国三十二年(癸未,公元1943年),设昭通行政督察专员公署,辖昭通、巧家、鲁甸、永善、绥江、盐律、大夫、彝良、威信十县。民国三十四~三十五年(公元1945~1946年),曾在鲁甸县龙头山地段设立朱提乡、乐马乡、龙溪镇。民国三十六年(丁亥,公元1947年)会泽县划入。民国三十七年农历8月6日(戊子,公元1948年9月11日),当地政府曾立碑一块,铭曰:“朱提乡购买中心小学校舍碑记。”1950年昭通解放,设专员公署,后改昭通地区行政公署。1958年会泽县划出。1981年新设水富县。

建宁郡:亦称益州郡、五尺道、味县、宁州、即曲靖市。曲靖在历史上一直是云南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之一。秦、汉时期的“五尺道”是最早开辟出的云南”内引外联“之通道,秦朝时期设益州郡。西汉五朝时期己在曲靖设置味县。汉武帝派张骞出使西域,他派人入南荒,始知秦拓五尺道至西洱河而止于洱河口。张骞表奏汉武帝,以甸为滇,称西洱河为滇池,始于此。时庄有后人张仁果,为人忠厚,性慈,知其贤,立仁果为白王,以白崖(今弥渡红岩)为都。后传六王,改国号为建宁,迁都澄江(今祥云、宾川二县境)。至汉朝,位为大鬼主雍夺。三国时期的蜀汉建兴三年(乙巳,公元225年),蜀汉丞相诸葛亮南征,“七擒孟获”,杀雍,封龙佑那为建宁王,赐姓张,立铁柱于建宁城,并立碑标记,并在蜀汉建兴三年秋改改益州郡为建宁郡,移治至味县(今云南曲靖)。西晋王朝时期设为宁州,曲靖成为全国十九个州之一,其时辖地在今祥云、宾川县境内。之后的五百年内,曲靖一直是云南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设曲靖地区行政公署。1997年撤地设市。

太原堂:以望立堂。

京兆堂:以望立堂。

朱提堂:以望立堂。

建宁堂:以望立堂。

一、chì

现行较罕见姓氏。今河北之景县、蔚县,山东之东平,山西之太原、大同、阳泉,陕西之韩城,广东之新会等地有分布。《郑通志》、《续通志》之《氏族略》亦俱收载,归入声部。其源不一:

1、《姓氏考略》注云:“神农臣有赤冀;颛顼时有赤诵,即赤民;黄帝时有赤将子舆,即缴父。赤姓始此。望出河东。”

2、郑樵注引《风俗通》云:“帝喾师赤松子之后。见《神仙传》。”

二、

赤姓分布:云南泸西、山东新泰、安徽淮南、北京、内蒙古扎赉特旗等地均有此姓。

赤姓起源:

1、赤奋为炎帝诸侯,其后有赤氏,见《国名纪》。神农(即炎帝)之臣有赤冀,作杵臼,即赤奋若,赤氏或为赤奋氏所改。

2、赤松为炎帝诸侯,其后有赤氏,见《国名纪》。一说,帝喾之师赤松子之后有赤氏。又说,赤松子即赤诵,为颛顼之师。作赤民,似误。

3、相传黄帝时有赤将子舆,即缴父,赤姓始此。

4、明时广西府弥勒州土知州为赤氏,系彝族。

赤姓名人:

赤歇,北魏时将军。赤从周,明时山西曲沃人,正统中贡士,任山东汶上县丞。

郡望:河东。

姓氏源流

一、chì

现行较罕见姓氏。今河北之景县、蔚县,山东之东平,山西之太原、大同、阳泉,陕西之韩城,广东之新会等地有分布。《郑通志》、《续通志》之《氏族略》亦俱收载,归入声部。其源不一:

1、《姓氏考略》注云:“神农臣有赤冀;颛顼时有赤诵,即赤民;黄帝时有赤将子舆,即缴父。赤姓始此。望出河东。”

2、郑樵注引《风俗通》云:“帝喾师赤松子之后。见《神仙传》。”

二、

赤姓分布:云南泸西、山东新泰、安徽淮南、北京、内蒙古扎赉特旗等地均有此姓。

赤姓起源:

1、赤奋为炎帝诸侯,其后有赤氏,见《国名纪》。神农(即炎帝)之臣有赤冀,作杵臼,即赤奋若,赤氏或为赤奋氏所改。

2、赤松为炎帝诸侯,其后有赤氏,见《国名纪》。一说,帝喾之师赤松子之后有赤氏。又说,赤松子即赤诵,为颛顼之师。作赤民,似误。

3、相传黄帝时有赤将子舆,即缴父,赤姓始此。

4、明时广西府弥勒州土知州为赤氏,系彝族。

赤姓名人:

赤歇,北魏时将军。赤从周,明时山西曲沃人,正统中贡士,任山东汶上县丞。

郡望:河东。

堂号

太原府:亦称太原郡。战国时期秦国庄襄王四年(乙卯,公元前246年)置郡,治所在晋阳(今山西太原),其时辖地在今山西省五台山和管涔山南部一带、霍山北部一带地区。北魏时期辖地在今山西省阳曲县、交城市、平遥市、和顺县之间的晋中一带地区。隋朝时期改晋阳为太原,又另设晋阳,与太原同城。唐太原府洽亦在此地。宋太宗太平兴国中期(庚辰,公元980年)改并州为太原府,移治阳曲(今山西太原)。以后宋朝、金国的河东路、河东北路,明、清两朝以来皆为府。民国时期改为市,成为山西省会所在,一直沿用至今。

京兆:亦称京兆郡、京兆尹,实际上“京兆”不是一个郡,而是中央政府所在的地域行政大区称谓,“尹”为其太守。西汉太初元年(丁丑,公元前104年)改右内史置京兆尹,为三辅之一,治所在长安(今陕西西安)。三国曹魏文帝黄初元年(庚子,公元220年)改京兆尹为京兆郡,治所在长安(今陕西西安),其时辖地在今陕西秦岭以北、西安市以东、渭河以南至华县一带。曹魏黄初二年(辛丑,公元221年)封皇子礼为秦公,以京兆郡为秦国,曹魏黄初三年又改名为京兆国。魏明帝青龙三年(乙卯,公元235年)封皇子洵为秦王,改京兆国为秦国。齐王(曹芳)正始五年(甲子,公元244年)改为京兆郡,今西安,下属五县,除周至、户县外,均在辖区内。西晋时仍置京兆郡于长安,辖区较三国魏时缩小。十六国至南北朝时期前赵、前秦和后秦、西魏、北周相继建都长安(后秦称常安),均在此设置京兆郡(或尹)。隋、唐两朝均都长安,另建新城。隋朝时期称大兴城。唐高宗永徽四年(癸丑,公元653年)改名长安城,在长安城周围的京畿地区,以雍州为京兆府,置京兆尹。以上称京兆者,均指京师及其附近地区。隋、唐两朝均设京兆尹(郡、府)或雍州,作为郡级建制以统长安、大兴(唐改为万年)等二十余县。唐朝以后,长安城不复为都,发展受到一定影响,但仍不失为一个重要的地方性都会。金、元两朝在陕西置京兆府(路),此“京兆”与建都之地无关,其时辖地在今陕西秦岭以北、西安市以东、渭河以南、华阴以西一带地区。北洋政府改顺天府为京兆地方,府尹为京兆尹,符合金朝以前“京兆”之意。民国政府成立时废黜“京兆”之称。

朱提郡:夏、商时期朱提郡属梁州地境。周王朝时期时称窦地甸、大雄甸。春秋时期称靡莫部。秦朝时期为蜀郡地。西汉建元六年(丙午,公元前135年),汉武帝在今四川省南部和云南省东北部设置了犍为郡,领十二县,其中今云南昭通地区境内就有朱提、南广、堂琅三县。当时的朱提县辖今昭通、鲁甸、大关、盐津、绥江、水城范围;南广县境域包括今彝、镇、威及四川高县、珙县、筠连、兴文等县;堂琅县辖今巧家及会泽、东川。汉元封二年(壬申,公元前109年),在犍为郡南部设都尉,称犍为南部都尉,辖五县:朱提、南广、堂琅、汉阳(今贵州威宁、水城、云南宣威一带)。东汉安帝永初元年(甲戌,公元前107年),分犍为南部设犍为属国都尉,领朱提、汉阳两县。原堂琅县并入朱提县,县并入汉阳县。南广县仍属犍为郡。犍为属国境域为今昭通、鲁甸、巧家、永善、彝良、大关以及东川市、曲靖市会泽、宣威,贵州省威宁、赫章及水城北部一带。汉献帝建安二十年(乙未,公元215年),改犍为属国为朱提郡。辖朱提、汉阳、南广(今盐津)、堂琅、南昌县(今云南镇雄、威信、赫章一带)。三国蜀汉延熙元年(戊午,公元238年),从朱提郡中划出部分境域,即今镇雄、盐津、威信、四川省珙县、兴文、贵州省赫章、水城一带设立南广郡。西晋建武元年(甲子,公元304年),改南广郡为县。晋永嘉五年(辛未,公元311年)农历5月复置南广郡。辖南广、南昌县。晋太宁二年(甲申,公元324年)撤销了南广郡。西晋时期,朱提郡辖朱提(今昭通、鲁甸、永善)、堂琅(今巧家、会泽、东川区)、临利(彝良)、汉阳(贵州威宁、赫章)、南秦(今云南镇雄、威信、贵州省毕节)。东晋咸和八年(癸巳,公元333年),复置南广郡,辖南广(盐津、镇雄、威信)、常迁、晋昌、新兴(后三县在今大关、盐津、绥江、四川、筠连一带)。南北朝南齐时期,分置南、北、东朱提三郡。南朱提辖朱提、汉阳、堂琅、南秦;北朱提辖河阳(今永善、绥江)、义城;东朱提辖今贵州省水城、毕节、赫章、威宁。北周武帝保定二年(丙午,公元526年),在南宁州东北部分置恭州,辖今昭通市东川区和曲靖市会泽县。隋朝文帝开皇四年(甲辰,公元584年),设恭州、协州。恭州辖今永善、昭通、鲁甸、巧家、会泽、东川;协州辖今云南镇雄、彝良及贵州威宁。隋开皇六年(丙午,公元586年),在戎州(今四川宜宾)置开边县、治地包括今水城、绥江、盐津。隋炀帝大业三年(丁卯,公元607年),废恭州、协州,复置朱提郡。唐朝武德元年(戊寅,公元618年),复设恭州、协州,设靖州,其时辖地包括今云南的大关、彝良、贵州省的威宁、毕节。唐武德八年(乙酉,公元625年),改恭州为曲州,辖朱提、唐兴二县。朱提县即今昭通、鲁甸;唐兴县即今巧家、会泽、东川区。元朝至元十三年(丙子,公元1276年)立乌撒路、乌蒙路。元至元十五年(戊寅,公元1278年)改称军民总管府。元至元二十五年(戊子,公元1288年)升为乌撒乌蒙宣慰司兼军万户,领乌撒路、乌蒙路。东川路、芒部部,隶四川行省。明朝洪武十四年(辛酉,公元1381年)改隶云南、明洪武十六年(癸亥,公元1383年)乌蒙、东川、芒部府升力军民府,明嘉靖五年(丙戌,公元1526年)改芒部军民府为镇雄军民府。清雍正五年(丁未,公元1727年)改土归流,降镇雄州为镇雄直隶州,乌蒙府、东川府仍旧;从四川划隶云南。清雍正九年(辛亥,公元1731年),改乌蒙府为昭通府,置恩安县附郭。民国初年(壬子,公元1912年)废府存县。民国三十二年(癸未,公元1943年),设昭通行政督察专员公署,辖昭通、巧家、鲁甸、永善、绥江、盐律、大夫、彝良、威信十县。民国三十四~三十五年(公元1945~1946年),曾在鲁甸县龙头山地段设立朱提乡、乐马乡、龙溪镇。民国三十六年(丁亥,公元1947年)会泽县划入。民国三十七年农历8月6日(戊子,公元1948年9月11日),当地政府曾立碑一块,铭曰:“朱提乡购买中心小学校舍碑记。”1950年昭通解放,设专员公署,后改昭通地区行政公署。1958年会泽县划出。1981年新设水富县。

建宁郡:亦称益州郡、五尺道、味县、宁州、即曲靖市。曲靖在历史上一直是云南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之一。秦、汉时期的“五尺道”是最早开辟出的云南”内引外联“之通道,秦朝时期设益州郡。西汉五朝时期己在曲靖设置味县。汉武帝派张骞出使西域,他派人入南荒,始知秦拓五尺道至西洱河而止于洱河口。张骞表奏汉武帝,以甸为滇,称西洱河为滇池,始于此。时庄有后人张仁果,为人忠厚,性慈,知其贤,立仁果为白王,以白崖(今弥渡红岩)为都。后传六王,改国号为建宁,迁都澄江(今祥云、宾川二县境)。至汉朝,位为大鬼主雍夺。三国时期的蜀汉建兴三年(乙巳,公元225年),蜀汉丞相诸葛亮南征,“七擒孟获”,杀雍,封龙佑那为建宁王,赐姓张,立铁柱于建宁城,并立碑标记,并在蜀汉建兴三年秋改改益州郡为建宁郡,移治至味县(今云南曲靖)。西晋王朝时期设为宁州,曲靖成为全国十九个州之一,其时辖地在今祥云、宾川县境内。之后的五百年内,曲靖一直是云南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设曲靖地区行政公署。1997年撤地设市。

太原堂:以望立堂。

京兆堂:以望立堂。

朱提堂:以望立堂。

建宁堂:以望立堂。

一、chì

现行较罕见姓氏。今河北之景县、蔚县,山东之东平,山西之太原、大同、阳泉,陕西之韩城,广东之新会等地有分布。《郑通志》、《续通志》之《氏族略》亦俱收载,归入声部。其源不一:

1、《姓氏考略》注云:“神农臣有赤冀;颛顼时有赤诵,即赤民;黄帝时有赤将子舆,即缴父。赤姓始此。望出河东。”

2、郑樵注引《风俗通》云:“帝喾师赤松子之后。见《神仙传》。”

二、

赤姓分布:云南泸西、山东新泰、安徽淮南、北京、内蒙古扎赉特旗等地均有此姓。

赤姓起源:

1、赤奋为炎帝诸侯,其后有赤氏,见《国名纪》。神农(即炎帝)之臣有赤冀,作杵臼,即赤奋若,赤氏或为赤奋氏所改。

2、赤松为炎帝诸侯,其后有赤氏,见《国名纪》。一说,帝喾之师赤松子之后有赤氏。又说,赤松子即赤诵,为颛顼之师。作赤民,似误。

3、相传黄帝时有赤将子舆,即缴父,赤姓始此。

4、明时广西府弥勒州土知州为赤氏,系彝族。

赤姓名人:

赤歇,北魏时将军。赤从周,明时山西曲沃人,正统中贡士,任山东汶上县丞。

郡望:河东。

[ 赤 ]的同部首字 - [ 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