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chāng ]
时间 | 排名 | 时间 | 排名 | 时间 | 排名 |
---|---|---|---|---|---|
最新 | 276 | 2018年 | 无 | 2014年 | 无 |
2013年 | 无 | 2007年 | 无 | 2006年 | 403 |
1995年 | 288 | 1987年 | 无 | 1982年 | 446 |
明朝 | 无 | 元朝 | 无 | 宋朝 | 无 |
北宋 | 51 |
内容来源于:
昌姓主要源自:妊姓、芈姓。
昌姓起源一
源于有熊氏,出自远古黄帝之子昌意,属于以先祖名字为氏。黄帝有4妃,他有25子,其中12个儿子继承父姓——姓姬,另外13个儿子改为姬姓以外的姓。元妃西陵氏,为西陵氏女,号嫘祖,生子三人:玄嚣、昌意、龙苗。公元前2839年,黄帝廿九年,西陵氏女,号嫘祖于四川若水(今四川雅安地区)生第二个儿子昌意。黄帝七十七年令昌意降居(指由帝子下降为诸侯)四川若水,娶蜀山氏女昌仆为妻,生子颛顼,成为继承黄帝领导中华民族的上古五帝之一。后来昌意携全家北迁至中原,建昌意城(今河南乐西北),其子颛顼后为部落首领,十年而佐少昊,二十而登帝,成为古代著名的领导中华民族的上古五帝之一(黄帝、颛顼、帝喾、唐尧、虞舜)之一,建都帝丘(今河南濮阳),为高阳氏。颛顼帝(zhuān xū)(高阳氏)支子以祖父昌意之字命姓,遂成昌姓。
高阳氏一族支子以祖父昌意之字命姓,遂成昌氏一族,世代相传至今,是非常古早的姓氏之一。
昌姓起源二
源于妊姓,出自远古黄帝之子任,属于传承先祖之姓。相传黄帝有二十五个儿子,分为四母所生,分化成十二个胞族,分别姓姬、姞、酉、祁、己、滕、箴、荀、妊、僖、嬽、依。据史籍《姓氏考略》中的记载,认为妊姓的后代中有昌氏,其望出汝南、东海。分自妊姓的昌氏人家,后来主要繁衍于河南的汝南和山东与江苏交界的东海一带。
据史籍《万姓统谱》的记述,中国的昌氏族人要数岭南地区最多,就是今两广地区,当为五代战乱时期迁徙而致。
昌姓起源三
源于羌族,出自南北朝时期汉朝时期宕昌羌民族,属于以部族称号为氏。羌族昌氏,源出南北朝时期号称“宕昌羌”的民族。按史籍《魏书》记载:宕昌羌,其先祖为蚩尤之后三苗的后裔,西周时与庸、蜀、微、卢等八国跟从周武王灭殷商。汉朝时期分为先零、烧当等羌部落群体,世为汉朝边患。羌民族古时所据地域东接中华,西通西域,南北数千里,按姓氏各组为部落,酋帅皆有地分,不相统摄,宕昌羌即其中之一。宕昌羌在当时被俗称土著,居有屋宇,其屋以织牦牛尾及羖羊毛覆之。部落中国无法令,无徭赋。惟有在战伐之时乃相屯聚,无战事时各事生业,不相往来。宕昌羌皆穿着皮裘褐衣,以牧养牦牛、黄牛、猪等以供食用。部落家族之内,父子、伯叔、兄弟中凡有死亡者,即可以继母、世叔母及嫂、弟妇等为妻。宕昌羌没有文字,按草木荣落记其岁时。各家族之间三年一相聚,杀牛羊以祭天。
北魏太武帝拓跋·焘太平真君九年(公元448年)农历1月,宕昌羌的酋长梁瑾慈率族归附于北魏王朝,并遣使贡方物(地方特产)。其后,一般史籍中不再见记宕昌羌。实际上,宕昌羌后来汇合了牦牛、白马、参狼、且昌、山羌、保羌等诸部落重新组建,地“东西千里,南北八百里”,以甘肃陇南宕昌县一带为政治、经济的中心。在宕昌羌民族中,在唐朝时期即有以民族称谓为姓氏者,为昌氏、宕氏。大唐王朝在开元盛世之时,唐玄宗李隆基还以其民族本称设有宕州,下辖怀道、良恭、和戎,福津县地,隶属于秦州总管府。到了唐玄宗第三子唐肃宗李亨执政的上元二年(公元761年),宕州陷于吐蕃王朝,直至五代时期。到宋朝时期,宕昌羌被吐蕃民族统治,被汉史称作“蕃族”,史家多称其为“木家人”。北宋末年,有一位著名的吐蕃鲁黎族大首领木令征(木琳沁)统治着岷、宕二州,他就是宕昌羌的首领。到明朝时期,官方称他们为“木家十六族”。元、明以降,宕昌羌人被官方称作“西蕃”。
满清王被推翻后,民国政府按其生活习性改称其为藏族,仍称为“木家”,普遍居住在宕昌地区的三乡、四沟、三十五村寨范围内,形成今日“木家藏族”的民族风情。至今,其服饰、舞蹈、婚嫁、丧葬等均有独特浓郁的民族特色,神秘而古朴,颇具社会、历史研究价值。
昌姓起源四
源于昭武九姓,出自唐朝时期西域昭武九姓胡建立的移民聚落蒲昌海,属于以居邑名称为氏。蒲昌海,就是今天著名的新疆罗布泊,在汉武帝后元元年以前归属酒泉郡管辖,南北朝时期为回纥民族的主要活动地区。到唐朝时期有昭武九姓,是中国南北朝、隋、唐时期对中亚西部十来个小国的总称,其国王均以昭武为姓,人种主要是粟特人及其后裔,史籍《新唐书》中以康、安、曹、石、米、何、史、火寻、戊地为昭武九姓。后在大食人(阿拉伯帝国)的压迫下,部分国人向东方迁徙,寻求唐王朝的保护,唐王朝收容并在蒲昌海地区为其建立有移民聚落。后来,居于蒲昌海的昭武九姓族人按汉族习俗,指地名为汉姓,产生了蒲氏、昌氏等汉姓。昭武九姓在历史上,对东西方文化交流方面起了十分重要的作用。祆教、摩尼教、中亚音乐、舞蹈、历法等传入中原,而中国的丝绸、建筑、冶金技术及其“四大发明”传到西方,昭武九姓族人无疑是重要的媒介。昭武九姓还在中原四周的游牧汗国的政治、经济、文化生活中起很大作用,特别是把古粟特文字带入突厥汗国、回鹘汗国后,其影响所及,回鹘文、蒙文、满文均可溯源于粟特字母。
新疆和平解放时,王震上将率人民解放军入疆,在镇压叛乱、建立军垦建制之时,即有大量昌氏族人予以积极协助。今新疆军垦建设兵团中,仍有大批的昌氏族人分布。
昌姓起源五
源于有熊氏,出自黄帝的臣子昌寓,属于以先祖名字为氏。昌寓的后世子孙以先祖名字为昌氏,世代相传至今,亦是非常古早的姓氏之一。
昌姓起源六
源于芈姓,出自汉朝时期长沙太傅由章昌,属于以先祖名字为氏。由章氏,源出战国时期楚国芈姓,历为书记,即掌管文书札记的小官,因称“由章”。据史籍《汉书·儒林瑕丘江公传》、《宋祁笔记》、《风俗通·义姓氏篇》的记载:汉朝时期,有位长沙太傅,复姓由章,名昌,字曼君,后称“由章阳夏公”。由章昌,是西汉时期汉景帝刘启的第六个儿子(一说第十个儿子)刘发于公元前155年成为长沙王后,即出任长沙王的太傅。在由章昌的教导下,长沙王以孝著称,时常运大米至长安,并带回京都之土筑“望母台”,在位二十七年,逝世后谥为“定王”。
在由章昌的后裔子孙中,有以先祖名、字为姓氏者,后分衍为单姓昌氏、曼氏,世代相传至今。
昌氏是一个古老的多民族、多源流姓氏群体,但人口总数在中国的大陆与台湾省均未进入前三百大姓,在宋版《百家姓》中排序为第五十一位门阀。
昌姓在大陆与台湾均未进入前一百大姓。昌姓是女娲汤娥的后裔,汤娥又称嫦娥,嫦与昌古时为同音通用字,嫦娥与常仪为同族人,生有十二月部族,简称“月族”,即“女族”。日族称王为“炎帝”;月族称王为“黄帝”。汤娥是以女子称王,因而称“姬皇”,其后裔男子称王者为“黄帝”,因月族奉月为母,后来有月族男子为王,于是改为奉月为父,所以在其后裔中,称母亲为“阿爸”;称父亲为“阿玛”。也就是称月亮为父亲;称太阳为母亲.但月族的太阳,是第二个太阳,所以,次日称“昌”,居地为“晋”,即“亚日”,以区别真正的太阳炎帝,因此昌姓出自黄帝族。《史记·五帝本纪》曰:“黄帝居轩辕之丘,而娶于西陵之女,是为嫘祖。嫘祖为黄帝正妃,生二子,其后皆有天下,其一曰玄嚣,是为青阳,青阳降居江水;其二曰昌意,降居若水,昌意娶蜀山氏女,曰昌仆,生高阳”。昌姓被蜀山氏继承,世与黄帝族联姻,因此昌姓是上古门阀,其居地称“晋阳”,“晋陵”,“晋城”。
当今湖北省仙桃市、潜江市、武汉市、黄石市、孝昌县;河南省信阳、登封市、伊川县、洛阳市;安徽六安市、巢湖市、金寨县;山东省平度市;重庆市、成都市;江西省吉安市、新余市、萍乡市、南昌市;湖南益阳、桃江县;江苏省南通市、无锡市、辽宁省、浙江省、陕西省城古县、宁夏回族自治区、内蒙古;台湾省、海南省等地都有昌姓人家居住。
昌姓后来多居于河南,并且在汝南郡,东海郡发展,逐渐形成望族,世称汝南望(汉高帝置郡,在今天河南省中部偏南和安徽省淮河以北地区),东海望(秦时置郡,治所在郯,今山东郯城北)
(1)贵州省余庆县大乌江镇昌家屯有昌氏300余户。
(2)江西省萍乡县荷尧镇青云村严鹰山(古称茂田)。
(3)江西省万安县枧头乡南洲大队富田村有昌氏五六十户约300人。
(4)江西省泰和县万和镇桑院大队昌家村有昌氏80余户,约400人。村长昌庆炽。
(5)江西省吉安市青原区富田镇新安坪田高车村,有昌氏百余户。昌氏族人在该村的历史近千年,明洪武年间,该村属吉安府庐陵县淳化乡德政里七十八都。
(6)江西省新余市渝水区欧里镇下麻田村有昌氏族人大约600人、昌坊村有1000余人。昌坊村村长昌梅生。此地修有昌氏宗祠。是当地旅游村,首富村。
(7)湖北省仙桃市大昌湾、小昌湾(现已成为市区)、昌家榨、彭场镇、邓李湾、下查埠、沙咀等地有始祖友谅公支下数千人。潜江市城关、造台村、东门口、积玉口千余人同为友谅公后裔。
(8)湖北省武汉市江夏区金口狮子脑、牛头山都有昌氏族人的祖居村落。武汉市现在共有昌氏1267人,这不包括其配偶。如果加上其配偶人数,大约有1700余人。
(9)湖北省孝昌县有始祖万隆公支下世系数十人。
(10)湖南省桃江县花果山乡有昌氏群居。
(11)湖南张家界人,我们这里有400多昌氏族人。
(12)广西省桂平市金田镇安众村现有昌氏族人约1500人。
(13)广西桂林全州县昌郑大队昌家村有400多人。
(14)陕西省汉中市城古县沙河营镇西湾村现有昌姓108人。
(15)山东省聊城市临清市金郝庄镇昌庄村有昌姓人约200人。
(16)山东省莱西市院上镇东王屋有昌姓人大约200人。
(17)山东省泰安市肥城石横村及济南市齐河等几个村都有昌氏群居.总共大约有1000多人姓昌.
(18)江苏宿迁城区有几十家昌姓,据说他们是由山东迁徙至江苏的。
(19)江苏宝应县有昌氏族人祖居地。
(20)江苏南京市迈苯桥街和蒋王庙街聚居有昌氏族人.
(21)四川省邻水县九峰乡金坪村昌家槽现住有昌姓族人。
(22)丰都县、广安县有昌氏族人祖居村落。
(23)四川省岳池县境内居有昌氏家族约5000人。
(24)在重庆忠县双桂镇赶场村有个叫昌家沟的地方,那里都是姓昌的;以及其他几个村均有昌姓
(25)安徽省巢湖市居巢区柘镇东昌村、北昌村、西昌村、昌宅村等地有共有昌氏族人约10000人左右。巢湖市市内也有不少昌姓人家散居。(昌勇、昌献双提供)
(26)安徽省六安市金寨县有昌氏群居。
(27)河南省洛阳市有昌氏族人1000多人,始祖大概是从湖南迁徙来洛阳的,老兄弟3个分开了。老大在洛阳伊川,老大那里是昌邑村,大都是姓昌,最少有800人以上。老二好像在洛阳新店,我们是老三的后代在洛阳郊区徐家村,现在已经划归老城了。
(28)河南省南阳市内乡县乍岖乡有昌氏族人约500人,具体来源仍待考究。
(29)河南省信阳市吴店镇有昌氏数百人群居。
(30)河南省西华县西夏乡奉先寺有昌姓人家约200人。
(31)海南省文昌县昌宿公社有数百户昌氏族人。
(32)海南省屯昌县南吕镇后岭村昌氏始祖:奇善公于康熙年间由福建蒲田迁至海南。到2005年的现在,已有439年的历史历经十七代,已发展有400余人。
(33)云南省昆明市呈贡县的“七步场村”原名七普昌,意思就是姓七、普、昌的三个姓氏组成的村,现在姓昌的约六十多户,加上周围的昌姓有1000多人,我也是昌氏后裔。(昌春伟)
汝南郡:西汉高祖刘邦四年(戊戌,公元前203年)置郡,治所在上蔡(今河南上蔡),当时其时辖地在今河南省颍河、淮河之间、京广铁路西侧一线以东、安徽省茨河、西淝河以西、淮河以北,包括偃城县、上蔡县、平舆县、项城县一带地区,治所在上蔡(今河南上蔡)。东汉时期(公元25~220年)移治至平舆(今河南平舆)。
东海郡:亦称郯郡、海州。东海郡在历史上有三处:①治所在郯邑(今山东郯城),后置郯县,属徐州刺史部,为县、郡、刺史部治,在氏族社会末期境内已有人群定居,时境为“东夷”之地,太嗥氏为东夷一著名酋长,少嗥氏为黄帝族向东发展的一支,与夷族杂居于此,称“炎”地,周朝时期封炎族首领于此,称炎国,后演化为郯国。春秋时期,郯国附鲁,“郯子朝鲁”、“孔子师郯子”即出于此,战国时期为越国所灭。秦朝时期始置郯郡,后改称东海郡。;秦、汉之际曾称郯郡,其时辖地在今山东省郑城一带,治所在郯城县北部;西汉时期下辖三十七县,其时辖地在今山东费县、临沂、江苏赣榆以南,山东枣庄、江苏邳州以东和宿迁、灌南以北一带地区。②东晋时期置于海虞县(今江苏常熟)的东海郡,后移治所到京口(今江苏镇江),其时辖地在今山东省费县、临沂县、江苏省赣榆县南部、山东省枣庄市、江苏省江苏省邳县东部和江苏省宿迁县、灌南县北部一带地区;唐贞观六年(壬辰,公元632年)撤县入下邳,唐元和中期复置,始有“郯城”县之名,不久又省入临沂;元朝末期复置郯城县,明、清两朝之后县域有变,但县名未易;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后,其地隶属山东临沂地区。③南北朝时期的东魏及后来的隋、唐诸朝时期,以海州为东海郡,治所在朐山(今江苏连云港海州镇),其时辖地在今江苏省东海县以东、淮水以北一带地区。
双芝堂:湖北省仙桃堂号来历:“永公者,(昌永)宋靖康时,金人内犯,永守义不屈。宋祖特赐状元,后迁太常寺丞。其时祠内产芝二根,此后世以双芝名其堂者也。”
茂荫堂:江西省萍乡、湖南醴陵、贵州广顺堂号。
高勋堂:出自南梁昌义之的典故。
敦伦堂:安徽省六安市。
汝南堂:湖南省桃江、益阳,湖北省江夏等地。
一、昌chāng
现行较罕见姓氏。今天津之武清,山东之平度、昌乐,山西之长治,陕西之韩城,江西之崇仁,湖北之芷江,福建之清流,广东之新会,云南之马关、泸水等地有分布。汉族、景颇族、土家族有此姓。《郑通志》、《续通志》、《清通志》之《氏族略》一并收载。其源不一:
1、郑樵注云:“《风俗通》云:‘黄帝子昌意之后’。今岭南多昌族。望出汝南、东海。”此以古人名为氏。
2、《姓氏考略》注引《路史》云:“任姓后亦有昌姓。”
二、昌
昌姓分布:分布较广,但人数不多。
昌姓起源:
1、相传为黄帝之子昌意之后,见《风俗通》。黄帝之子25,得姓14,任姓为其一。任姓之后有昌氏,见《路史》。
2、相传为黄帝之臣昌寓之后。
3、陇西昌氏,出自西秦时羌人,见《晋书》。
4、蒙古、回等民族均有此姓。
昌姓名人:
昌义之,南北朝时梁国乌江人,累迁北徐州刺史。
郡望:汝南,东海。
昌姓古代名人
昌意上古,昌氏得姓始祖,为黄帝二十五子中的其中一位,为嫘祖所生,其后代以昌为姓。
昌仆上古,又名昌妪.上古时人,颛顼之母。《史记·五帝本纪》载:“昌意娶蜀山氏女曰昌仆,生高阳。”见《河图》。
昌容商朝,相传为殷商王女,修道於常山,扶危济贫.食蓬萦根二百馀年,颜如二十许。能致紫草鬻与染工,得钱以与贫病者。
昌豨三国,魏徐州太守。“曹操五攻昌霸不下,四越巢湖不成”,见《后出师表》。
昌永宋朝,字禹功,宋状元,南宋泾县人。
昌海明朝,高僧,山西省太原许氏子,隐崛围山,刺血书五大部经一百一十三卷,永乐诏选赴京,纂修《大藏经》。
昌义之南朝(?-523),梁历阳乌江人。仕齐为冯翊戍主。
昌元庆宋朝(1208-?),讳少九郎。嘉定(1208年)戊辰五月初六生,身长有武略。
昌友谅明朝,迁沔始祖(湖北省仙桃昌姓始迁祖。
昌应会明朝,莆田人.嘉靖年间官汉川知县,县多水患,应会轻徭缓赋,斩尽盗贼,因得罪权贵被调往外地,百姓立生祠来纪念他。
昌文贵先一日,左副指挥韩成,元帅宋贵、陈兆先战没。兆先者,埜先从子,既被擒,太祖以其兵备宿卫。感帝大度,效死力,至是战死。
昌姓近代名人
昌金超(1944-),男,1944年7月生,河南登封人。中学高级教师。现任登封市第五高级中学校长、党支部书记。系河南省作家协会会员。郑州市作家协会会员,嵩山文艺家联谊会副会长,登封市作家协会副主席、《嵩苑》文学季刊主编。长期以来从事中学语文教学、学校行政管理等工作,业余爱好文艺创作。1991年就任五中校长以来,坚持:“德育为首,育人为本,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全面发展”的办学方针,大胆进行人事制度的改革,引入激励竞争机制,坚持学生个人操行、班级管理、教学工作的量化考核,实行制度化、科学化、规范化管理,把登封五中办成了普教职教相结合的综合性特色学校,教学质量不断提高,升不人数逐年增加。学校曾多次荣获市、县级“教育教学工作先进单位”、“先进职工之家”、“党建工作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1997年被评为郑州市文明学校。《教育时报》、《河南教育》、《河南广播电台》、《河南日报》、《郑州今古》等新闻媒介,曾先后10多次报道登封五中的德育工作和教学工作等方面的经验,这些文章已先后被收进《中国当代改革者》、《跨入二十一世纪的辉煌篇章》、《成功之路》等国家级大型文集。个人先后10余次被授予登封市先进教育工作者、优秀党务工作者和优秀党员等光荣称号,1992年被郑州市评为优秀校级干部。工作之余,常写一些文学作品,所创作诗歌、散文、小说在省市以上报刊发表400余篇(首),部分诗作被收入优秀诗选。
昌玉荣(1944-),男,1944年9月生,山东肥城人。中共党员。高级经济师。毕业于山东农学院。现任山东省肥城市对外贸易局副局长、副总经理。主持实施的黄牛改良、推广青贮饲料和设计的猪舍被上级有关部门确认为试点经验并加以推广。调市外贸局后,潜心抓出口货源培植工作。主持了青山羊、长毛兔等品种改良培育,使青猾皮、山羊板皮、兔毛等发展成为肥城的大宗骨干出口商品,省、市定肥城为青山羊和长毛兔生产基地县。在推行改革和改善企业管理上,主持编制的“关于开展小指标竞赛的奖惩意见”、“加强企业管理,实行分口核算”和“外贸公司岗位责任制”,受到省市外贸系统领导的重视和推广。1984年主持的企业整顿工作,省政府给予单位铜匾奖。市政府给个人记功一次。企业连年被评为省市先进单位。在泰安市外贸企业中率先被国家经贸部赋予自营进出口权。近年来编写了《搞活经营、开拓前进》、《一手抓收购,一手抓效益》等十几篇专业文章,撰写的《开展直购业务,促进外贸发展》的文稿印发至全省外贸系统,《山东通讯》给予专载。业绩被载入《泰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名录》、《中国专家大辞典》、《中化魂·中国百业领导英才大典》、《中国世纪语录大典》等文献。
昌彼得(1921~2011),男,图书文献学专家,湖北孝感人。中央大学历史系毕业,历任中央图书馆特藏组主任,台湾故宫博物院图书文献处处长、副院长,并先后在台湾大学、辅仁、淡江、东吴,东海等大学兼任教授。主编《故宫学术季刊》。主要著作有:《说郛考》、《中央图书馆宋本图录》、《中国图书史略》、《台湾公藏族谱题解》、《陶宗仪生年考》、《图书版本学要略》(与屈万里合著)、《跋宋乾道本宣和奉使高丽图经》等书。
汝南郡:西汉高祖刘邦四年(戊戌,公元前203年)置郡,治所在上蔡(今河南上蔡),当时其时辖地在今河南省颍河、淮河之间、京广铁路西侧一线以东、安徽省茨河、西淝河以西、淮河以北,包括偃城县、上蔡县、平舆县、项城县一带地区,治所在上蔡(今河南上蔡)。东汉时期(公元25~220年)移治至平舆(今河南平舆)。
东海郡:亦称郯郡、海州。东海郡在历史上有三处:①治所在郯邑(今山东郯城),后置郯县,属徐州刺史部,为县、郡、刺史部治,在氏族社会末期境内已有人群定居,时境为“东夷”之地,太嗥氏为东夷一著名酋长,少嗥氏为黄帝族向东发展的一支,与夷族杂居于此,称“炎”地,周朝时期封炎族首领于此,称炎国,后演化为郯国。春秋时期,郯国附鲁,“郯子朝鲁”、“孔子师郯子”即出于此,战国时期为越国所灭。秦朝时期始置郯郡,后改称东海郡。;秦、汉之际曾称郯郡,其时辖地在今山东省郑城一带,治所在郯城县北部;西汉时期下辖三十七县,其时辖地在今山东费县、临沂、江苏赣榆以南,山东枣庄、江苏邳州以东和宿迁、灌南以北一带地区。②东晋时期置于海虞县(今江苏常熟)的东海郡,后移治所到京口(今江苏镇江),其时辖地在今山东省费县、临沂县、江苏省赣榆县南部、山东省枣庄市、江苏省江苏省邳县东部和江苏省宿迁县、灌南县北部一带地区;唐贞观六年(壬辰,公元632年)撤县入下邳,唐元和中期复置,始有“郯城”县之名,不久又省入临沂;元朝末期复置郯城县,明、清两朝之后县域有变,但县名未易;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后,其地隶属山东临沂地区。③南北朝时期的东魏及后来的隋、唐诸朝时期,以海州为东海郡,治所在朐山(今江苏连云港海州镇),其时辖地在今江苏省东海县以东、淮水以北一带地区。
双芝堂:湖北省仙桃堂号来历:“永公者,(昌永)宋靖康时,金人内犯,永守义不屈。宋祖特赐状元,后迁太常寺丞。其时祠内产芝二根,此后世以双芝名其堂者也。”
茂荫堂:江西省萍乡、湖南醴陵、贵州广顺堂号。
高勋堂:出自南梁昌义之的典故。
敦伦堂:安徽省六安市。
汝南堂:湖南省桃江、益阳,湖北省江夏等地。
一、昌chāng
现行较罕见姓氏。今天津之武清,山东之平度、昌乐,山西之长治,陕西之韩城,江西之崇仁,湖北之芷江,福建之清流,广东之新会,云南之马关、泸水等地有分布。汉族、景颇族、土家族有此姓。《郑通志》、《续通志》、《清通志》之《氏族略》一并收载。其源不一:
1、郑樵注云:“《风俗通》云:‘黄帝子昌意之后’。今岭南多昌族。望出汝南、东海。”此以古人名为氏。
2、《姓氏考略》注引《路史》云:“任姓后亦有昌姓。”
二、昌
昌姓分布:分布较广,但人数不多。
昌姓起源:
1、相传为黄帝之子昌意之后,见《风俗通》。黄帝之子25,得姓14,任姓为其一。任姓之后有昌氏,见《路史》。
2、相传为黄帝之臣昌寓之后。
3、陇西昌氏,出自西秦时羌人,见《晋书》。
4、蒙古、回等民族均有此姓。
昌姓名人:
昌义之,南北朝时梁国乌江人,累迁北徐州刺史。
郡望:汝南,东海。
一、昌chāng
现行较罕见姓氏。今天津之武清,山东之平度、昌乐,山西之长治,陕西之韩城,江西之崇仁,湖北之芷江,福建之清流,广东之新会,云南之马关、泸水等地有分布。汉族、景颇族、土家族有此姓。《郑通志》、《续通志》、《清通志》之《氏族略》一并收载。其源不一:
1、郑樵注云:“《风俗通》云:‘黄帝子昌意之后’。今岭南多昌族。望出汝南、东海。”此以古人名为氏。
2、《姓氏考略》注引《路史》云:“任姓后亦有昌姓。”
二、昌
昌姓分布:分布较广,但人数不多。
昌姓起源:
1、相传为黄帝之子昌意之后,见《风俗通》。黄帝之子25,得姓14,任姓为其一。任姓之后有昌氏,见《路史》。
2、相传为黄帝之臣昌寓之后。
3、陇西昌氏,出自西秦时羌人,见《晋书》。
4、蒙古、回等民族均有此姓。
昌姓名人:
昌义之,南北朝时梁国乌江人,累迁北徐州刺史。
郡望:汝南,东海。
汝南郡:西汉高祖刘邦四年(戊戌,公元前203年)置郡,治所在上蔡(今河南上蔡),当时其时辖地在今河南省颍河、淮河之间、京广铁路西侧一线以东、安徽省茨河、西淝河以西、淮河以北,包括偃城县、上蔡县、平舆县、项城县一带地区,治所在上蔡(今河南上蔡)。东汉时期(公元25~220年)移治至平舆(今河南平舆)。
东海郡:亦称郯郡、海州。东海郡在历史上有三处:①治所在郯邑(今山东郯城),后置郯县,属徐州刺史部,为县、郡、刺史部治,在氏族社会末期境内已有人群定居,时境为“东夷”之地,太嗥氏为东夷一著名酋长,少嗥氏为黄帝族向东发展的一支,与夷族杂居于此,称“炎”地,周朝时期封炎族首领于此,称炎国,后演化为郯国。春秋时期,郯国附鲁,“郯子朝鲁”、“孔子师郯子”即出于此,战国时期为越国所灭。秦朝时期始置郯郡,后改称东海郡。;秦、汉之际曾称郯郡,其时辖地在今山东省郑城一带,治所在郯城县北部;西汉时期下辖三十七县,其时辖地在今山东费县、临沂、江苏赣榆以南,山东枣庄、江苏邳州以东和宿迁、灌南以北一带地区。②东晋时期置于海虞县(今江苏常熟)的东海郡,后移治所到京口(今江苏镇江),其时辖地在今山东省费县、临沂县、江苏省赣榆县南部、山东省枣庄市、江苏省江苏省邳县东部和江苏省宿迁县、灌南县北部一带地区;唐贞观六年(壬辰,公元632年)撤县入下邳,唐元和中期复置,始有“郯城”县之名,不久又省入临沂;元朝末期复置郯城县,明、清两朝之后县域有变,但县名未易;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后,其地隶属山东临沂地区。③南北朝时期的东魏及后来的隋、唐诸朝时期,以海州为东海郡,治所在朐山(今江苏连云港海州镇),其时辖地在今江苏省东海县以东、淮水以北一带地区。
双芝堂:湖北省仙桃堂号来历:“永公者,(昌永)宋靖康时,金人内犯,永守义不屈。宋祖特赐状元,后迁太常寺丞。其时祠内产芝二根,此后世以双芝名其堂者也。”
茂荫堂:江西省萍乡、湖南醴陵、贵州广顺堂号。
高勋堂:出自南梁昌义之的典故。
敦伦堂:安徽省六安市。
汝南堂:湖南省桃江、益阳,湖北省江夏等地。
一、昌chāng
现行较罕见姓氏。今天津之武清,山东之平度、昌乐,山西之长治,陕西之韩城,江西之崇仁,湖北之芷江,福建之清流,广东之新会,云南之马关、泸水等地有分布。汉族、景颇族、土家族有此姓。《郑通志》、《续通志》、《清通志》之《氏族略》一并收载。其源不一:
1、郑樵注云:“《风俗通》云:‘黄帝子昌意之后’。今岭南多昌族。望出汝南、东海。”此以古人名为氏。
2、《姓氏考略》注引《路史》云:“任姓后亦有昌姓。”
二、昌
昌姓分布:分布较广,但人数不多。
昌姓起源:
1、相传为黄帝之子昌意之后,见《风俗通》。黄帝之子25,得姓14,任姓为其一。任姓之后有昌氏,见《路史》。
2、相传为黄帝之臣昌寓之后。
3、陇西昌氏,出自西秦时羌人,见《晋书》。
4、蒙古、回等民族均有此姓。
昌姓名人:
昌义之,南北朝时梁国乌江人,累迁北徐州刺史。
郡望:汝南,东海。
其他姓氏
[ 昌 ]字的同音字 - [ chang ]
[ 昌 ]的同部首字 - [ 日 ]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