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言霜学习网 - 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首页 > 百家姓

[ ān ]

读音:ān

拼音:an

简繁:安

五笔:PVF

五行:土

部外:暂无

五笔:PVF

笔画:6画

吉凶:吉

仓颉:JV

结构:上下

郑码:WDZM

四角:30404

区位:1618

统一码:5B89

异体字:侒,?,?

英汉互译:peaceful,tranquil,quiet

笔顺:点、点、横撇/横钩、撇点、撇、横

笔顺演示

王由三横一竖构成,三横代表天、地、人,一竖贯通天、地、人,这就是天、地、人都要归“王”管的不二哲学。上古时期夏、商、周三代的最高统治者被称为“王”。“王”作为姓氏即来源于“王”这个至尊之位;东周时期的姬晋为王姓始祖。

[ líng ]

读音:líng

拼音:ling

简繁:陵

五笔:BFWT

五行:火

部外:暂无

五笔:BFQT

笔画:11画

吉凶:吉

仓颉:NLGCE

结构:左右

郑码:YBOR

四角:74247

区位:3374

统一码:9675

异体字:䧙,夌,?,?,?,?,?,琌,陵

英汉互译:hill,mound,mausoleum

笔顺:横折折折钩/横撇弯钩、竖、横、竖、横、撇、点、撇、横撇/横钩、捺

笔顺演示

王由三横一竖构成,三横代表天、地、人,一竖贯通天、地、人,这就是天、地、人都要归“王”管的不二哲学。上古时期夏、商、周三代的最高统治者被称为“王”。“王”作为姓氏即来源于“王”这个至尊之位;东周时期的姬晋为王姓始祖。

百家姓排名

时间排名时间排名时间排名
最新2018年2014年
2013年2007年2006年
1995年1987年1982年
明朝元朝宋朝
北宋

内容来源于:

起源

安陵姓主要源自:姬姓、芈姓。

安陵姓安陵姓起源一

源于姬姓,出自战国时期魏国贵族安陵君的封国,属于以国名为氏。史籍《史记·魏世家》中记载,安陵氏(安陵国,今河南鄢陵),为战国时期魏国贵族安陵君的封国。魏国的安陵君,名叫魏无忌,他是魏襄王魏嗣(公元前318~前296年在位)的亲弟弟,被封在安陵国,史称“魏安陵君”。安陵君曾在周郝王姬延五十八年(魏安釐王魏圉二十年,赵孝成王赵丹九年,秦昭襄王赢稷五十年,公元前257年)“窃符救赵”,以八万精兵解了秦军对赵国的邯郸之围,之后联合楚、赵之军,一举击败了强大的秦国军队。但此后魏国的历代君主魏安釐王魏圉、魏景湣王魏增(魏午)、魏王魏假等昏聩皆无能,在魏安陵君联合魏、楚、赵三国击败秦国三十二年后的秦王赢政二十二年(魏王魏假二年,公元前225年),魏国最终被秦王嬴政派大将军王贲攻灭,但在当时却未攻击仅五十里方圆的安陵国。一直到秦始皇二十六年(公元前221年),秦始皇最终统一全中国后,安陵国才自然随之灭亡,国人贵族们皆被迁为秦国之民。

在魏安陵君的后裔子孙中,多有以故国之名为姓氏者,称安陵氏,后又大多省文简改为单姓安氏,世代相传至今。该支姬姓安陵氏、安氏皆尊奉安陵君魏无忌为得姓始祖,且不与芈姓安陵氏、安氏合谱。

安陵姓安陵姓起源二

源于芈姓,出自战国时期楚国君主给宠臣缠的封地,属于以封邑名称为氏。楚国宣王熊良夫执政时期(公元前369~前340年),将自己宠爱的大夫熊缠封于安陵邑(今河南固始陉山一带),史称其为“安陵缠”、或“楚安陵君”,以与“魏安陵君”区别开来。在楚安陵君的后裔子孙中,有以先祖封邑名称为姓氏者,称安陵氏,后大多省文简改为单姓安氏,世代相传至今。

该支芈姓安陵氏、安氏皆尊奉安陵君熊缠为得姓始祖,且不与姬姓安陵氏、安氏合谱。

一、安陵ān líng

历史上罕见之复姓。《郑通志·氏族略》收载。《姓氏考略》据《战国策》注云:“战国时楚王嬖臣封於安陵,是为安陵君缠。子孙氏焉。”此当以国为氏。

二、安陵

安陵姓起源:

1、安陵,周时小国(故城在今陕西咸阳东),其后以国为氏,见《国名纪》。

2、战国时楚王嬖臣封于安陵(故城在今河南郾城),是为安陵君缠(缠一作繵),子孙氏焉。安陵缠之女为楚王妃。

历史名人

安陵姓古代名人

安陵君战国时期(生卒年待考),,魏国人。著名战国时期魏国大夫,安陵氏鼻祖之一。安陵,是战国时期魏国的一个附庸小国,其地在今河南省鄢陵县西北一带,魏襄王封其弟成侯为安陵君,世袭相传。战国末期,魏国被秦王政派将军王贲率大军攻灭,却未动安陵小国。但魏国被秦国灭亡之后,末代安陵君先后被迁为家人。安陵国人是如何在秦国大军的刀光剑影中存活下来的?这段历史在《战国策》道出了原由。今中学课本中收录了其《唐雎不辱使命》一文,是为经典古文:秦始皇派人对安陵君说:“我要用方圆五百里的土地交换安陵,安陵君可要答应我!安陵君回答说:“大王结予恩惠,用大的交换小的,很好。虽然如此,但我是从先王那里接受了封地,愿意始终守卫它,不敢交换!”秦始皇看了回信,很不高兴。安陵君因此派家臣唐雎出使到秦国。秦始皇对唐雎说:“我用方圆五百里的土地交换安陵,安陵君不听从我,为什么呢?况且,秦国灭亡了韩国和魏国,然而安陵君却凭借方圆五十里的土地幸存下来,这是因为我把安陵君当作忠厚老实的人,所以不加注意。现在,我用十倍的土地让安陵君扩大领土,但是他违背我的意愿,难道不是轻视我吗?”唐雎回答说:“不,不是这样的!安陵君从先王那里接受了封地并且保卫它,即使是方圆千里的土地也不敢交换,难道仅仅用五百里的土地就能交换吗?”秦始皇气势汹汹的发怒了,对唐雎说:“您曾听说过天子发怒吗?”唐雎摇头回答道:“我未曾听说过。”秦始皇狂傲地说:“天子发怒,会使百万尸体倒下,能使血流千里。”唐雎回答说:“那么,大王曾经听说过平民发怒吗?”秦始皇不屑一顾地说:“平民发怒?那也不过就是摘掉帽子赤着脚,用头撞地罢了。”唐雎正色地说:“这是见识浅薄的人发怒,不是有胆识的人发怒。”唐雎接着说:“从前,专诸刺杀吴王僚的时候,慧星的光芒冲击了月亮,聂政刺杀韩傀的时候,一股白色的云气穿过太阳;要离刺杀庆忌的时候,苍鹰突然扑击到宫殿上。这三个人都是出身平民的有胆识的人,心里的怒气还没发作,祸福的征兆就从天上降下来了。现在,专诸、聂政、要离同我一起将要成为四个人了。如果有志气的人一定发怒,就要使两个人的尸体倒下,使血只流五步远,全国人都是要穿孝服,今天就是这样!”说着,唐雎拔出宝剑,站了起来。秦始皇的脸色马上变软了,长跪着向唐雎道歉说:“先生请坐!为什么要这样呢?我明白了:为什么韩国、魏国灭亡了,然而安陵却凭借五十里的土地却幸存下来,只是因为有先生你这样的人啊!”

安陵缠战国时期(生卒年待考),楚国人。著名战国时期楚国大夫,安陵氏鼻祖之一。楚宣王执政时期,朝堂上有一个叫缠的大夫,很得楚宣王的爱宠。有一日,缠的好友江乙对他说:“您并没有立过什么功劳,又和楚王没什么亲戚关系,却处在如此尊贵的地位,受着厚禄,所有的人见到您无不毕恭毕敬,这是为什么呢?”缠得意地说:“这是我的威仪和气度使大家敬服,我仪表不凡,象天降神人一样,否则怎么会受到君王的如此礼遇呢。”听了缠的话,江乙就发表了一通高见。他说:“以财交者,财尽而交绝,以色交者,华落而爱渝。”那意思就是,财和色都是有限的,总有消失的一天,君主就会转而宠幸其他有姿色的人或有钱财的人。君主真心喜欢一个女人时,并不计较她穿着什么,真心宠幸一个臣子时,并不在意他坐着什么车子。这话有些玄,令缠有些摸不着头脑。江乙说到这儿,话题一转,道出了他要表达的真实意思:“今君擅楚国之势,而无以自结于王,窃为君危矣。“意思是,您如今在楚国可是大红人,但却没有真正地得到楚宣王的宠幸,这就是我为您所担心的。缠听了江乙的这一番话,也感到了问题的严重性。这江乙确实有谋略,否则缠也不会把他当成知心朋友。然则奈何?他连忙问江乙,希望给自己出个主意。江乙非等闲之辈,是有备而来的,并且对这个问题已经考虑得很成熟了,如果缠这个有权势的朋友失势,对自己也是个巨大的损失,所以要鼎力相助。江乙的回答也很简洁,他告诉缠:你要设法在适当的时间、适当的场合,向楚宣王表达自己愿意为君主殉死的决心,这样才能打动君主,才能在楚国立足不倒。缠是个聪明人,听了朋友这一说,马上心领神会,唯唯受命。直到过了三年,才等到了一次机会。一天,楚宣王游于云梦狩猎,光是四匹马驾的车就有上千乘,旌旗蔽天,野火之起也若云霓,点起的野火就像云彩一样。点火的目的就是为了把野兽赶出来。这样四处火起,又有上千乘车马,加上成群的猎狗、猎鹰、武士,森林里的野兽被惊的吼声若雷霆。这时楚宣王正好追上一种叫“皋“的野兽,车在狂奔,“狂皋依轮而至”——这野兽快和车轮挨上了。楚宣王是狩猎高手,看到机会来了,便引弓而射,只一箭,便把那皋射死了。楚宣王站在车上,从车上抽出一杆旌旗,用旗杆把那野兽的头挑起来,仰天而笑曰:“乐矣,今日之游也”——今日的游猎太痛快了!随行的众人看到楚宣王高兴,也都高呼万岁。缠离楚宣王最近,万岁喊得最发自肺腑。等到大家静下来,楚宣王的笑容渐渐收敛了,显得很悲观。他已经威临天下,享不尽的荣华富贵,有什么可悲观呢?楚宣王道出了自己的心事:“寡人万岁千秋之后,谁与乐此矣?”他问谁能陪着他死后到另一个世界去服侍自己。听楚宣王这么一说,一旁的缠立即泪如泉涌,进前一步说:“臣入则编席,出则陪乘,大王万岁千秋之后,愿得以身试黄泉,蓐蝼蚁,又何如得此乐而乐之!”这一番话,听得楚宣王笑逐言开,当即封缠为安陵君,赐赏安陵为其食邑(今河南固始,一说今浙江岱山高亭镇)。楚宣王给宠爱的大臣缠封于安陵,史称安陵缠,亦称安陵君,其后代以其封邑“安陵”为姓氏,称安陵氏。后人多省文简化为安氏。

郡望

姓氏源流

一、安陵ān líng

历史上罕见之复姓。《郑通志·氏族略》收载。《姓氏考略》据《战国策》注云:“战国时楚王嬖臣封於安陵,是为安陵君缠。子孙氏焉。”此当以国为氏。

二、安陵

安陵姓起源:

1、安陵,周时小国(故城在今陕西咸阳东),其后以国为氏,见《国名纪》。

2、战国时楚王嬖臣封于安陵(故城在今河南郾城),是为安陵君缠(缠一作繵),子孙氏焉。安陵缠之女为楚王妃。

堂号